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燕伪官王维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巧合,这绝对是巧合。”

“我们两个,心有灵犀。”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仓皇逃难,王维未能跟上。他困于长安,而后因其名望,安禄山将其转移至洛阳,囚禁在菩提寺中,并按原职任命王维为给事中。】

【东都洛阳神都苑的凝碧池上,安禄山的叛军得意洋洋在搞庆功宴。他们逼迫未能出逃的宫廷乐人献艺,乐工雷海青不服,反而摔碎琵琶,梨园众人深有同感,一齐向着玄宗逃难的西面泪流不止。】

【叛军一怒之下,将乐工虐杀。这些场景噩梦一般住在王维脑海。】

【王维的好友裴迪,冒着风险赶到洛阳菩提寺,王维见到他,偷偷将此事写成诗,《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简称《凝碧池》。】

【王维《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都快四个月了,陆贽为何还不过来道歉。

李适的怨气淤在心间,只有裴延龄过来宽慰他。

裴延龄舍下私人休闲的时光,在公务之外,还愿意照顾朕的感受,怎么会有这样贴心的人呢?

李适眼巴巴地看着裴延龄。

“是陛下先爱众生啊,臣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裴延龄铺垫了一句之后,憋住讥笑,“陛下之前待陆宾客亲如兄弟,家里的丧事,都是陛下掏钱包罗,之前赏赐给他东西,他却不领情。”

“陆九的性子就是这样,”李适眼里噙着泪水,“朕恨朋党,他便连和同僚日常交往尽数回绝,他一心向着我。别人送给他礼轻情意重的东西,他都不收。之前见他丁忧时悲痛不已,守丧期间生活困难,朕找了一圈人,才找到一个他相熟的,给他送点日常用度的物件。”

千万得拦着陆贽。

还有他那个贫贱之时便情比金坚的朋友,韦皋。

他们俩的情谊,拿玄宗时的人来打比方,就是裴迪和王维,冲进敌营不顾安危也要去救对方。

韦皋,剑南西川节度使,派到成都镇守边疆得有十年了。

他可比裴迪厉害多了,当年起兵举义,如今击吐蕃,溃南诏,屡战屡胜。

惹不起,惹不起,必须多加提防。

裴延龄对李适旁敲侧击:“臣有所耳闻,还记得陆贽之前加同平章事,韦皋在成都修筑盐州城时遭到吐蕃突袭,陆贽为人公正,没有对挚友格外相助。对微末之交也不留情面,太薄情了。”

“太薄情了。”李适情不自禁重复道。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天声惊起波澜。

元稹本来已经忘了真假张万福的事情,安史之乱的悲痛之情忽而袭来。

王维的诗里,只写了逆贼大设宴乐,宫廷乐师雷海青以琵琶击贼一事,提都没提。玄宗李隆基后来诰封“梨园大总管”的原因,在诗文中根本没有线索。

所以先看王维的诗句,会以为文武百官和梨园弟子对安禄山俯首称臣,而后得知雷海青的诰封,才知道之前对诗文理解偏颇。再读一遍,才看出来王维在菩提寺的苦苦挣扎和哀求。

那天的张万福,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可是元稹后来见过他,那天孤苦老人的话题,仿佛一场大梦。

难不成那番话只能说一次?就像是求救的机会错过就不再有。

元稹思来想去,还是想要先验一验百炼镜上的文章。那天,可是他看了张万福的传记之后,才从迷梦中醒来。

永乐坊,从元稹家出发,往北走就是。这里有座开元观,聚集了很多天天议论朝中大事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