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终于到海岸线(第1页)
考完研后的日子,像退潮后的海滩,喧嚣散尽,只留下一片疲惫而平静的狼藉。我和敏敏子像两个被抽干了力气的布偶,在宿舍里昏天暗地地睡了好几天。身体的疲惫和病痛的后遗症,如同潮水般涌上来,头痛、咳嗽、持续的虚弱感……我们像两只病恹恹的小猫,蜷缩在各自的床上,靠外卖和温水续命,偶尔交流几句,也带着浓浓的鼻音和沙哑。
敏敏子比我恢复得快些。她开始一边养病,一边着手准备找工作。简历模板下载了一堆,求职APP装了好几个,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心底涌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她放弃了考研这条路,选择了更直接的“逃离”。而我,则被悬在了半空,等待着未知的审判。
等待成绩的日子,漫长而煎熬。虽然身体在慢慢恢复,但心底那份焦虑却像野草般疯长。我强迫自己不去想考试结果,开始整理宿舍,清理掉那些堆积如山的考研资料和习题册。看着那些承载了无数痛苦和挣扎的纸张被一摞摞扔进回收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滋味。像是告别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又像是在亲手埋葬某种可能性。
因为敏敏子家人疫情还没有回去,我带着敏敏子来到我家,让她在我家待一段时间,一天下午,阳光难得地透过窗户洒进来,带来一丝暖意。敏敏子坐在书桌前,对着电脑屏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我收到面试通知了!”她转过头,眼睛亮晶晶的“真的?!太好了!”我由衷地为她高兴,放下手里的书走过去,“快给我看看!”她兴奋地给我看邮件和公司介绍。看着她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岗位要求和自己的准备,我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在她身上重新焕发。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她突然停下来,看着我,眼神认真起来,“你……真的不打算找工作吗?万一……我是说万一……”她没说完,但我们都明白她的意思。我沉默了一下,摇摇头,声音平静:“我想等等看。虽然……这条路走得很难受,但毕竟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想知道结果。哪怕……哪怕结果不好,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那张研究生文凭,或许是我未来唯一能抓住的、稍微有点分量的筹码。我没有退路。敏敏子理解地点点头,没再劝。她只是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行!那就等!等你的好消息!到时候请我吃大餐!”几天后,敏敏子参加了视频面试。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紧张和努力。面试结束后,她像打完一场硬仗,瘫在椅子上,但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又过了几天,好消息传来——她拿到了Offer!虽然不是最顶尖的公司,但平台不错,薪资也满意,“我成功了!”她激动地抱着我跳起来,声音带着哭腔,“我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可以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生活了!”看着她喜极而泣的样子,我的眼眶也湿润了。真心为她高兴。她像一只勇敢的鸟儿,终于挣脱了束缚,即将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而我,还在原地,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元旦前一天晚上,我们俩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像两只笨拙的企鹅,溜达到我家小县城中心的电影院。上映的电影不多,我们选了《想见你》的电影版。选择它,带着一种隐秘的、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当时他挺喜欢这部剧的原版电视剧,还跟我讨论过剧情。那时,我们还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懵懂和试探。电影院里暖气开得很足,我们俩却依旧时不时地咳嗽几声,引来周围观众侧目。电影延续了剧版的奇幻设定和青春气息,讲述着跨越时空的思念与追寻。熟悉的旋律响起,看着大银幕上主角们为爱奔赴、勇敢追梦的身影,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那些关于他的、早已被刻意封存的记忆碎片,如同沉入湖底的星光,在黑暗中悄然闪烁,一幕幕,清晰又遥远。电影结束,片尾曲悠扬响起。我们随着人流走出影院。外面寒风凛冽,但城市广场上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十!九!八!七!……”人群开始齐声倒数,声音洪亮而充满期待。
我和敏敏子也被这气氛感染,挤在人群中,跟着大声倒数:“六!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
“砰——!砰——!砰——!”
绚烂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骤然绽放!金色的流火,银色的瀑布,红色的心形,紫色的花雨……五彩斑斓的光芒瞬间点亮了整个夜空,也映亮了广场上每一张洋溢着喜悦和希望的笑脸!欢呼声、尖叫声、祝福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巨大的烟花轰鸣声在耳边炸响,璀璨的光芒在眼前流转。那一刻,一种强烈的、难以言喻的冲动猛地攫住了我!仿佛被这新年的氛围和电影的情绪所蛊惑,我几乎是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用我的新号码给他发了一句短信“新年快乐,想见你”但是发完我就后悔了,我在干什么?!我疯了吗?!那句“你有病?”和再次拉黑的提示音还不够刺耳吗?!我竟然……竟然在跨年夜,又给他发这种……这种暧昧不清、自作多情的话?!
“看!那个烟花好漂亮!”敏敏子兴奋地指着天空,完全没注意到我的异样。我猛地回过神,迅速将手机塞进口袋,强压下翻涌的情绪,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嗯……是啊……好漂亮……”烟花依旧在夜空中绚烂绽放,人群依旧在欢呼雀跃。但那份新年的喜悦和温暖,仿佛瞬间离我远去。那条消息也仿佛石沉大海,没有音讯。寒假在平静和等待中度过。成绩终于出来了——我考上了,心里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和一丝淡淡的释然。像是完成了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拿到了通往下一个阶段的通行证。我给敏敏子发了消息,她立刻打来电话,兴奋地尖叫:“我就知道!你最棒了!请客!必须请客!”大四下学期,毕业季的暖阳洒满校园。毕业论文成了头等大事。我选的题目不算新颖,但中规中矩。然而,第一次答辩却给了我当头一棒!答辩现场,几位老师轮番发问,问题尖锐而深入。我准备不足,回答得磕磕绊绊,逻辑混乱。主审老师是一位以严厉著称的老教授,他皱着眉头,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论文中的多处硬伤——数据支撑不足、理论运用牵强、结论缺乏深度……批评的话语像冰冷的鞭子,抽打在我脸上。“同学你这篇论文,问题很大很多,回去好好修改!等着二次答辩!再不过,后果你自己清楚!”老教授的话掷地有声,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我最后一点侥幸。走出答辩教室,我脸色惨白,手脚冰凉。巨大的挫败感和羞耻感瞬间将我淹没。我以为考研上岸就能喘口气,没想到在毕业的门槛上又摔了个大跟头!我算什么“考上”了?连本科论文都写不好!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妈妈得知情况,叹了口气:“唉,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论文都写不好,以后读研怎么办?是不是平时不用功?”她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她担心我,但她的话只会让我更痛苦。我把自己埋进被子里,无声地流泪。我不是不想做好,我只是……太累了。从高考志愿被改写,到大学四年的挣扎,再到考研的痛苦……我一直在一条自己厌恶的路上跌跌撞撞,早已筋疲力尽。但哭过之后,我擦干眼泪,重新坐到了书桌前。我知道,抱怨和自怜没有用。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或者说,是被迫接受的),跪着也要走完。我联系了导师,虚心请教,查阅大量文献,重新梳理框架,一遍遍修改数据和分析。那段时间,我几乎住在了图书馆,像回到了考研冲刺的日子,只是心态更加平静,目标更加明确——毕业,二次答辩那天,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面对老师们的提问,我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一一回应。虽然依旧紧张,但眼神里多了一份沉稳和坚定。答辩结束,老师们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主审老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缓和了许多:“嗯,这次修改得不错,进步很大。通过!”走出教室,阳光正好。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毕业证和学位证,终于到手了。这四年,磕磕绊绊,总算画上了一个不算完美但完整的句号。这份平静的喜悦,让我想起了一个重要的日子——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用自己省吃俭用、加上做家教攒下的一笔钱,去金店精心挑选了一条细细的、带着小巧心形吊坠的金项链。不算贵重,但心意满满。
妈妈生日那天,我亲手把包装好的礼物递给她。她愣了一下,打开盒子,看到那条闪闪发光的金项链时,眼眶瞬间就红了。“妈,生日快乐!”我轻声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谢谢您……这些年……辛苦了。”妈妈拿着项链,手指微微颤抖,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用力地点点头,眼泪无声地滑落。她小心翼翼地戴上项链,对着镜子照了又照,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像个收到心爱礼物的小女孩。“好看!真好看!我闺女买的,就是好看!”她反复摩挲着那个小小的吊坠,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
毕业季的暖阳洒满校园,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和栀子花的清香。
我们都正式毕业了。敏敏子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直接去南方那座海滨城市工作。她的实习期表现优异,顺利转正。离校那天,我去车站送她。站台上,人来人往。敏敏子拖着大大的行李箱,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离别的感伤。“我走了!”她用力抱了抱我,声音带着不舍,“你要好好的!读研加油!等我去看你!”“嗯!你也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记得常联系!”我回抱着她,眼眶发热。这个像小太阳一样照亮了我最黑暗时光的女孩,终于要飞向属于她的广阔天地了。“放心吧!等我站稳脚跟,就请你来海边玩!吃海鲜!泡温泉!”她松开我,擦擦眼角,又恢复了那副元气满满的样子,“走了!拜拜!”她拖着行李箱,汇入人流,走向检票口。走到一半,她突然回过头,对着我用力挥手,大声喊道:“要开心啊——!”她的身影消失在站台尽头。我站在原地,看着列车缓缓驶离,心里空落落的,却也充满了祝福。再见了,我的小太阳。愿你在新的城市,光芒万丈。
送走敏敏子不久,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橙子考上了我们学校的研究生!而且和我同一个学院,毕业前夕,橙子约我去海边。傍晚的海边,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海风带着咸涩的气息,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和衣角。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轰鸣。我们并肩走在柔软的沙滩上,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还记得高三那次失败的‘看日出’吗?”橙子突然开口,声音带着笑意。我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当然记得。阴天,啥也没看到,还冻得半死。”“是啊,”橙子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语气感慨,“那时候,我们多傻啊。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还不敢反抗。总觉得……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海风拂过脸颊,带着与高中教室窗外那带着玉兰花香的风截然不同的气息。更广阔,更自由,也带着一丝沧桑感。我看着眼前这片无垠的大海,听着海浪的呼吸,心底那片沉重的阴霾,似乎被这辽阔的景象一点点吹散。过去的种种——高考的遗憾、暴雨夜的恐惧、决裂、考研的痛苦、论文的挫折……像退潮的浪花,渐渐远去。“橙子,”我轻声开口,声音被海风吹散,却又清晰地传入自己耳中,“你知道吗?有时候,我真的很想回到过去。”
橙子转头看我。“回到那个……填报志愿的下午,”我继续说,目光投向遥远的海平线,“回到那个推开黄昏拥抱的瞬间……回到那个被暴雨淋湿的夜晚……回到那个在KTV口不择言的自己……”“我想对那个……瑟瑟发抖、满眼恐惧、自卑到骨子里的女孩说……”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带着自由气息的海风,吹进那个被恐惧和自卑禁锢的、幽暗的过去,我在心里说道
“嘿,小姑娘。”
“我看见你了。看见你缩在角落,肩膀抖得厉害,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你怕得要命,对吧?怕考砸了被嘲笑,怕真心递出去换来的是不屑,怕那个雨夜的冰冷永远洗不掉,怕自己不够好、配不上任何光亮,怕一步踏错就坠入深渊……那份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住你的手脚,勒得你喘不过气。”
“别怕。别急着骂自己‘懦弱’、‘没用’。那份害怕,不是你的错。它只是……在那个年纪,那种孤立无援、充满否定和压力的境遇下,最真实的反应。你像一只刚离巢的雏鸟,面对狂风暴雨,除了瑟瑟发抖,还能怎样呢?你只是……还没学会如何在风暴中稳住翅膀,还没找到保护自己那颗敏感易碎心脏的铠甲。”
“你那些所谓的‘蠢事’、‘拧巴’、不合时宜的举动、甚至伤人的话……都不是因为你坏,也不是因为你笨。”
“那是你在巨大的恐惧和压力下,像只受惊的小兽,本能地竖起尖刺,或是笨拙地伸出爪子,想要抓住点什么依靠,却往往抓伤了别人,也划伤了自己。你伤害了人,你后悔,这证明你的心是热的,是柔软的!你觉得自己‘不配’,说明你心底深处,还倔强地燃烧着一簇对‘美好’的向往之火,哪怕你觉得那光永远照不到自己身上。”
“那不是愚蠢,是成长的阵痛,是灵魂在狭缝中寻找光时,不可避免的碰撞和摸索留下的淤青。每一道伤痕,都在无声地记录着你挣扎的痕迹。”
“所以,别再挥动‘蠢’和‘活该’的鞭子抽打自己了。也别再说‘我不配’了。”
“你知道吗?最让我心疼,也最让我敬佩的,是即使抖成那样,即使怕得要死,你却从未真正停下过!”
“你咬着牙,含着泪,一点一点,拖着灌了铅的腿,在泥泞里往前挪。哪怕姿势难看,跌得满身是伤,心里哭喊着‘我不行’,你都没有真的躺下,任由泥水淹没!那份在恐惧中依然不肯放弃的、近乎笨拙的坚持,才是你骨子里最耀眼的力量!它微弱,却顽强;它笨拙,却真实!它像石缝里钻出的小草,顶着千斤重压,也要向着阳光探出头——这份在绝境中依然不肯熄灭的生命力,才是你最了不起的地方!”
“那个在恐惧中挣扎、在黑暗中摸索、在犯错中疼痛的女孩……她不是你的耻辱,她是你的战士,是你的来路!正是她每一次狼狈的跌倒,每一次痛彻心扉的后悔,才一点点磨掉了你身上最尖锐的怯懦,才让你在眼泪中学会了——哪怕害怕也要站直,哪怕痛苦也要承担,哪怕迷茫也要咬着牙向前一步!”
“你看,”我摊开手掌,感受着海风穿过指缝的微凉与力量,“我们走过来了。带着满身的伤痕和故事,站在了这片海面前。这身伤痕,是我战斗的证明。这份从深渊里挣扎出来的微光,是我最珍贵的火种。未来或许依旧平凡,但每一步,我都会自己去选择。”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新的风雨,新的‘害怕’找上门。也许下次,当你又感到熟悉的恐惧攥紧心脏,觉得自己好像又变得‘蠢’和‘拧巴’了……”“别慌。停下来,像现在这样,轻轻地、好好地,抱抱那个害怕的自己。”
“对她说:‘我看见你了。我看见你的害怕了。别怕,我在这里,我陪着你。你比想象中更勇敢,我们曾走过比这更黑的路。’”“然后,牵起她的手。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拯救者,而是作为同样从风雨中走来、伤痕累累却更加强韧的同行者。”
“我们一起,一步一步,继续往前走。”
“带着过去的伤痕,也带着从伤痕里长出来的、名为‘坚韧’的力量。”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成为劈波斩浪的巨轮,但我们可以做一叶小小的扁舟,一只微弱的萤火。”
“当我们自己挣扎着靠了岸,记得回头看看那片曾让我们窒息的黑暗海面。如果看到还有小船在风雨中飘摇,还有人在岸边恐惧徘徊……”
“请伸出手。也许只是一句真诚的‘我懂’,一个安静的陪伴,一次分享你如何稳住自己小船的经验。用你经历过黑暗的眼睛,去发现那些同样在挣扎的灵魂;用你曾被荆棘划破又愈合的手,去传递一点点微弱的温暖和力量;用你穿越风暴后更加清晰的声音,告诉她们:‘你看,我也曾以为过不去,但我走过来了。你也可以。’”
“这份力量,渺小,却真实。它来自深渊,却能点亮微光。它无法驱散所有黑暗,却能在绝望的深海里,为另一个迷航的灵魂,投下一束名为‘希望’的光斑,告诉她:你并不孤独,彼岸并非遥不可及。”
“这,就是我们穿越荆棘的意义——在自救中成长,在成长中成为他人黑暗中的一点微光,一个渺小却坚定的摆渡人。”
海风温柔地卷起我的衣角,夕阳的最后一点光芒沉入海平线,将天空染成温柔的紫灰色。海浪声依旧,像一首低沉的摇篮曲。我闭上眼,仿佛真的感觉到,那个蜷缩在记忆角落、瑟瑟发抖的小女孩,慢慢抬起了头,泪眼朦胧中,终于露出了一丝微弱的、带着释然的笑容。我与她,在时光的海岸线上,终于达成了最深的和解。不是原谅,而是理解;不是遗忘,而是接纳。带着所有的过去,走向未知的、但不再孤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