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功臣(第1页)
黑暗的牢房里,毫无生气的孟元吉等着死亡的到来。他上一次深入敌后,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一次,恐怕连命都要送了。
他知道,战俘的转移从来都是难事,要是有任何意外,拓跋浚都会毫不犹豫地讲他杀了。就算他能侥幸在战火中活到交换俘虏的那一天,陛下会愿意开出拓跋浚想要的价码吗?
惨白的月光下,他隐隐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兵器碰撞的声音。
战争已经开始了吗?
不过事情的走向怕是要令陛下失望了。
二皇子怕是早已收到了情报,做好了准备。
他现在已经不关心这场战争到底谁赢谁输,反正对他来说都是差不多的命运。
一个阉人,怎么在这乱世之中生存?
他不知道。
他也曾试图冲撞这名为命运的门扉,但到头来却只听见名为绝望的回响。
另一边,赵观南平静地遥望着前方的阵地。她虽然无力优化情报系统,但毕竟清楚自己的实力,她并不打算主动出击。
只是在较近的地方设下天罗地网。
拓跋浚不知道,吴国其他像孟元吉一样的内臣,不仅成功杀了夏君,还扶持另一位愿意合作的皇室中人拓跋羽登上了帝位。
如今,她还在等待,等待那位野心家,调走属于大皇子的七万士兵。
而这一次,党项贵族与汉化皇室的争斗将被点燃。
他既然愿意已经杀了大皇子,那么一切就注定会向着无可挽回的地方一路狂奔。
果然,二月初五,在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后,拓跋浚就等来了十万"援军"。
为首的拓跋祺要求他回兴庆府(夏都)。
拓跋浚明白,京城一定发生了大事。就算他们一时捂住了消息,但看叔叔强势的态度,他也能勉强猜出一二。
如今形势不明,离开了自己的军队便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一种死亡的氛围在彼此之间蔓延。
这个时候,因为大敌当前的缘故,双方都还相对克制。
可是彼此都明白,双方之间早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
一种可怕的猜疑链在彼此之间蔓延。
对于拓跋祺来说,如果拓跋浚不顾外在的威胁,要与自己拼命,那他便活不了了。
对于拓跋浚来说,如果拓跋祺不顾外在的威胁,要与自己拼命,那他便活不了了。
很多时候,比起远在天边的威胁,人们总是更在意近在咫尺的危险。于是,也不知是哪位军官起的头,两方士兵便开始互殴起来了。
其实,如果他们彼此能提前知晓观南的粮草情况,也许,再耗上一阵,便会有奇效。
但凡事没有如果,他们内乱之际,观南的十万大军发起了进攻。二月十五日,她最终将二人一同斩于剑下。
后来,观南的军队一路畅通无阻,一直进攻到燕云十六州才开始遇到成规模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