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暖冬(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冬无雪,小五儿想不到家里遭难的时候,却碰到了个暖冬。

到了过年的时候,天气已经非常和暖了。

兰家母女似乎也已经从这件事中解脱了出来。

晓风夫妇替兰家买了过年的用品和祭品,又帮着煮肉做豆腐,蒸年糕炸团子,清扫房屋。老二老三帮着娘缝了新衣服,姐妹们又剪窗花,贴年画对联。亭亭和小五儿把收获的小葫芦茜成各种颜色,用绿色的碎布片剪成叶子,用细麻绳悬挂在屋里。

这几个人在院里忙来忙去,也便有年的气氛了。

陈秀才已经悄悄回来了,正月里还和他的娘子晚上偷偷来兰家探望了。

他说姜秀才也曾经回来过,只是不敢久住罢了,那些捕快原本就狠,再加上那劣绅三翻五次派了家奴跟着上门打砸,姜家被祸害得不像样子了。姜秀才已经在托人卖房卖地,看起来是打算搬走,不再回来了。一天搬不倒这两个仇人,就一天不能再安心居住了。小五儿听了心下暗想怪不得来自己家的那些人里也有仆人打扮的,原来是那劣绅家的奴仆。

兰耀祖却没有消息。

夜深人静的时候,秦氏时常在小炕桌上铺好纸墨,让小五儿读书写字,她却坐在一旁做活儿。小五儿时常怀疑她是不是把自己当作了爹的替身。

这年春天,大姐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娘家。着人雇了车接回来,一眼看去便觉得黑瘦了,脸上还隐隐有疲惫的神色。

小五儿听大姐道去年一冬无雪,今年春天又一直不下雨,田里旱得很。天暖得早,种了稻谷,现在却又变蔫,实在让人心疼。有些地势较高的田里已有旱死的庄稼了。村民们凡有力气的,都去拉水挑水,妇孺幼弱们便一株一株地浇灌田里的秧苗。小五儿知道大姐既要采桑养蚕,又要在田里用水灌苗,便也极为劳累。

大姐只住了一个晚上就回去了。

晚上,小五儿坐在哪里出神。秦氏看她又不开心,便道:“你这孩子,真是成精作怪的,大不了的事儿就要噙着泪呆一阵子。你大姐在乡下虽然辛苦,可你姐夫甚是和气,便是她公公婆婆也都是明事理的正经人,你大姐一过了门就有自己的宅院,村里都是小家小户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穷规矩,多么舒心自在!你看姜秀才家的闺女,嫁得虽是门当户对,见说那公公婆婆拘管得甚紧,讲究甚多。姜秀才遇到了这么大的难处,他家闺女都没能回去一遭。咱们家光过年这阵子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你大姐两口儿就来了多少趟。别要贪心希求不付出一点点儿辛苦,也要有那个福气才行。”

“娘说得是,知足常乐吧。”

“嗯,”秦氏这才满意道:“知书就要明理,要不就成了酸丁了。”

“我爹算不算是酸丁?”小五儿调皮道。

“你这孩子!呵呵。”

小五儿看娘脸带微笑地沉思着,就知道她陷入了甜蜜的回忆。想起了姐姐的话,不禁又担心起来:“不会发生旱灾吧?”

“哪会!这么多年了,风调雨顺的。头生你哪一年也说旱啊旱的,清明时候一场雨就没事儿了。”

然而,雨一直未下,旱灾还是不可抑制地来临了。

陈婶和兰家熟门熟户,穿堂过户地到兰家炕上一坐,就一脸烦恼地说:“老天爷,这还让人过不过了?!米和面都涨价了,翻了番了!”

她看到秦氏一脸惊讶就又说:“你这程子没买过米啊?一直涨,今个儿当家的去买米,都翻了番了!

秦氏诧异道:“俺过年买的东西多,孩子们吃得少,一直还没买过呢。怎么这么贵了?”

“阿牛他爹说是旱闹的。说地里那稻子还没拔穗就黄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