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结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朱买臣也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听错了。“君侯……这……除名?是否过于……”

他话未说完,便被霍彦一个眼神制止。

霍彦抬手,示意朱买臣不必多言。他转身,缓步走向正堂中央的主位,步履沉稳。他并未立刻落座,而是立于主位之前,目光再次扫视全场,声音清朗。

“太学之中,谁最尊贵?”

无人敢答,堂内落针可闻,只有秋风穿过庭院的呜咽。

霍彦自问自答,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陛下指定,我为最贵。毫无尊我之心,尊陛下之心,此为罪一。

“其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尊师重道,乃立学之本。今日诸生,视师长如无物,视学业如儿戏,毫无尊师向学之心。诸博士,尸位素餐,懈怠职守,置朝廷育才大计于不顾!如此行径,太学——容不下他们!”

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训斥,没有疾言厉色的怒骂,但这寥寥数语,却比任何雷霆之怒都更具震慑力。

那是对整个太学积弊的宣判,也是对规则与秩序的重新确立。

从今天起,认清楚你们头上的天。

太学之中,我最尊贵!

“名册。”

他再次看向朱买臣,语气不容置疑。

朱买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撼,迅速捧上名册和笔砚。

霍彦接过名册,修长的手指翻动着纸张,掠过一个个名字。然后提起朱笔,蘸饱了浓墨,没有丝毫犹豫,在缺席者的名字上,划下了一道道刺目的红痕。

笔锋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死寂的大堂内清晰可闻,如同利刃刮过每个人的心头。

角落里,一个老博士手中的竹简“啪嗒”一声掉落在地,面色灰败。他不敢张口,怕自己也被划去。

这……这霍泰安,好生霸道!好生不讲情面!

诸生战战兢兢,明明年龄差距不大,只觉得泰安侯扫了一眼,他便腿肚子打颤。

名册勾销完毕,霍彦并未多言。

他将名册递还给朱买臣,淡然吩咐:“即刻张榜公示。自即日起,太学只余留堂博士及诸生。”

他环视剩下那寥寥数人,目光在朱买臣早前推荐的几位确实有才学、但因出身或性格被边缘化的年轻博士身上略作停留,语气平和了些许:“人既少,便更需精诚。买臣,依你所荐,擢升有能者,补缺位,理庶务。”

朱买臣所荐之人,多是通晓实务、不尚空谈之辈。霍彦这话就是对朱买臣表示满意,并且放权给他。

但这当众说出,也是告诉所有人朱买臣的归属。

“诺!”

朱买臣却喜不自胜,躬身领命。

霍彦这才在主位落座,姿态从容,仿佛方才那场雷霆手段只是拂去衣上微尘。

他简单交代了几项人事任命和近期学务安排,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毫无新官上任的拖沓与试探。

整个过程,快、准、狠,如同霍去病完成对一座城池的清理与接管。

太学主修儒家,如今博士虽少了大半,但留下的,加上朱买臣擢升的,反而都是能做实事的,支撑眼下的教学,尽够了。

太学的钟声响起,底下人开始唱被划掉的人名。

远处,几个迟到的列侯子弟被家中仆役连滚带爬地拖来,刚到门口便听见里面宣布除名,顿时瘫软在地,面无人色。

立威,已毕。

霍彦原本以为太学人要多给他使绊子,没想到文人就是清高,正好方便他一刀切。

他需要的,不是一个暮气沉沉、徒有其名的太学。

他要的,是能真正为帝国输送经世致用之才的摇篮。而此刻,正是引入他真正力量的时候。

翌日,太学宫的气氛依旧紧绷,但少了那些空置的席位,反倒显出几分清净。

霍彦并未在明伦堂久坐,处理完必要的文书后,便带着朱买臣,缓步踱出太学宫门。秋阳正好,洒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车马粼粼,人声鼎沸。

霍彦并未乘车,而是信步而行。腰间环佩随着步履发出清越而规律的轻响。朱买臣紧随其后,心中虽有昨日震撼的余波,却也隐隐生出一股参与变革的兴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