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8页)
弹幕没给霍去病的详细死因,为了此次大战万无一失,霍彦不能跟着他,心里一时没底的很。石页现下去了霍去病身边也只是让他稍松快些,心里的紧张还是挥之不去。
他一紧张,就喜欢啰嗦。
霍去病已经听了三天了,从早到晚,他平生果毅,最烦婆妈,但这是他的幼弟,他只好默默的听。
时间在霍彦见了天的唠叨中一点一点流逝,很快到了出征那天。
元狩三年,夏末的骄阳炙烤着关中大地,长安城外,旌旗蔽日,甲胄如林,战马嘶鸣,铁蹄不安地刨踏着大地,扬起的尘土弥漫在空气中,万骑浩浩荡荡似是黑云。
帅旗之下,大将军卫青端坐于一匹乌骓马上。他身披玄色重甲,一改平日里温和的模样,坚毅、内敛,深不可测。历经百战的威严无需刻意彰显,仅仅是端坐于马背之上,便如定海神针。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麾下的将领,左将军太仆公孙贺、后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强弩将军左内史李沮、轻车将军太仆公孙敖,以及两位来“刷功绩”的贵戚二代,骑将军平阳侯曹襄、以及另一位公孙敬声。卫青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并未过多停留,最终落向了更远处,李广的那只偏师方向,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大将军,时辰已到。”身旁的亲卫低声提醒。
卫青微微颔首,沉声下令,“传令,按既定序列,开拔!”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前军,令旗挥动,沉闷而震撼的号角声撕裂长空,五万铁骑如同缓缓启动的钢铁洪流,开始朝着将军所指涌动。
玄甲乌骓,帅旗先行。
在这股钢铁洪流侧翼,一支规模较小的队伍也已集结完毕。这里的气氛,则显得有些微妙而复杂。
老将军李广,须发花白,身披甲胄,端坐于马上,脸色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苦闷和孤注一掷的决然。他身后是跟随他多年的部曲,以及此次配属给他的博望侯张骞。
而此时这位可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最引人注目的却是策马立于李广身侧稍后位置的少年。少年并未着耀眼甲胄,只一身便于行动的深青色劲装,外罩皮甲,面容在夏日光照下看不真切,他似乎像根老竹似的沉寂,不动声色,淡然沉默,像毫无波澜的海面。
跟他那兄长一个模样刻出来似的。
想起桀骜的霍去病,李广心绪翻腾起来。
[李老头这啥表情!]
[烦人。]
[病病那边很让人担心。]
弹幕在眼前无声划过,带着熟悉的调侃与关切。
霍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那枚冰凉的自制指南针,目光最后落在李广那略显佝偻却依旧倔强的背影上。
“李将军,”他驱马上前半步,声音清朗平静,打破了队伍稍显沉闷的气氛,“时辰已至,大军已启程,我军也该启程了。”
“博望侯,您看呢?”他适时地将目光转向张骞,虽语气中带着询问,但少年人眸光疏凉,轮廓冷硬,全然没有几年前接他时俏皮天真的模样,张骞在这样的目光下,对霍彦微微颔首,“泰安侯所言甚是。李将军,请下令吧。”
李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猛地一挥手,“出发!”
霍彦紧随李广卫青之后,深青色的身影融入滚滚向前的铁流。他微微侧首,目光不知道望向哪里。
阿兄,平安。
此时的代郡城外,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同样是五万骑,却全然没有什么沉稳之意,这是燃烧到极致的锋芒,五万人的气氛却如同即将离弦的劲矢,充满了爆炸性的锐气和近乎狂热的躁动。
冠军侯霍去病,一身新锻的明光铠,勒马立于全军之前,身姿挺拔,年轻俊美的脸庞上没有丝毫出征前的凝重,反而洋溢着一种睥睨天下的自信与近乎亢奋的战意,他属于这里。阳光洒在他身上,新甲反射出刺目的光芒,整个人如同一轮初升的骄阳,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
时隔一年,冠军侯风采依旧。
他身边簇拥着的是早已与他生死与共、同样锐气逼人的小挂件们,鹰击司马赵破奴、校尉高不识、校尉仆多,以及更多渴望追随这轮骄阳建立不世功勋的剽悍骑士。他们的眼神炽热,紧紧追随着霍去病的身影,仿佛只要他一声令下,便能随他踏碎任何敌阵。
霍去病没有冗长的训话,他猛地抽出腰间那柄饮血无数的环首刀,环首刀发出嗡鸣,刀锋直指北方。
少年人闻战而喜,将军笑声清朗。
长安的鹰腾飞,博击长空。
“吼!吼!吼!”
五万骑突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声浪如狂潮般席卷四野。
是少年人的狂妄,是最赤裸裸的渴望!是对自己将军的绝对自信!
霍去病满意地勾起嘴角,刀锋向前一引,胯下马儿长嘶一声,如同离弦之箭般率先冲出!
“驾——!”
利箭瞬间启动!不同于卫青中军的沉稳推进,霍去病的五万骑如同一柄直捅心肺的利刃,带着焚尽一切的决绝气势,霍去病一马当先,赵破奴紧跟,冲至一线。在他身后,大股铁骑,没有迟疑,没有退缩。蹄声如密集的滚雷,卷起漫天烟尘,直扑匈奴王庭。
马蹄踏动,尘烟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