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21页)
杜周冷冷一笑,他的目光扫过被兵卒按倒在地、面无人色的王八丹等人,如同看着一群待宰的牲畜。
“你们太心急了。他差点没算到。不过好在,我在啊。”
他轻笑,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步履蹒跚地走出去,身后,传来王八丹等人绝望凄厉、戛然而止的诅咒,以及几声沉闷的、令人心悸的利刃入肉声。
杜周站在月光下,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石像,他瘦削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在铺着巨大青石板的庭院地面上,扭曲而庞大。他平静地看着卫步指挥着手下,将一颗颗血淋淋的首级用石灰简单处理后装入木匣。空气中,血腥味混合着泥土、松脂和未散尽的酒气,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甜腻。
人死了,都一样。
“主犯共七十八人,皆已伏诛。府库正在清点,金银、铜钱、布帛堆积如山,更有私盐数千石,私铸兵器甲胄若干。”
卫步大步走来,身上带着浓重的血腥气,他是武人,见血很正常,假装没看见杜周的嫌弃。
“很好。”杜周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将首级悬于郡治城门示众三日。贴出告示。这些人抗旨谋逆,囚禁国相,罪证确凿,主犯伏诛。其余胁从,既往不咎。但有私藏盐铁、抗拒官营者,以此为鉴!”
“哎!”卫步应道,随即压低声音,“司马相国怕是见不了这人头吧!”
“他是读书人,心软,见不得血。”杜周打断他,语气淡漠,“但他也明白,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胶东这块烂肉,不用快刀剜掉腐肉,只会烂得更深,拖累全身。霍侯要的,不是温吞水,是快刀斩乱麻的结果。”
他顿了顿,目光无语至极,但扫过这座在血腥中沉寂下来的奢华牢笼,他又叹了口气,“你能不能把血擦擦!我也是个读书人!”
卫步一默,然后莫名其妙笑起来,杜周气得脸都红了。
“清理干净后,将此地封存。所有账簿、信函,尤其与外地往来、与长安勾连的,全部搜出,单独封存,我要亲自过目。”
“长史是怀疑…”卫步眼神一凛。
“王氏临死前喊丞相。”杜周嘴角那抹冰冷的弧度又浮现出来,“盐铁之政,是所有人的心头肉。都想吃一口呢!”
卫步心中一寒,顿时明白了这场看似地方剿逆的行动背后,牵扯着何等凶险的朝堂博弈。杜周心思之深,也远超他的想象。
不过,他到底是当了霍彦这打小心思跟马蜂窝似的孩子舅舅不少年,乍见到还怪喜欢的,于是某舅舅道,“霍侯是阿言吧,你与阿言同辈,也应跟司马迁一样随着阿言叫我一声舅舅。”
杜周无语死了,他望向庭院深处。青石板上尚未干涸的暗红血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狰狞的巨大石兽,回廊下描绘着车马出行、彰显主人威仪的斑驳壁画。空气中弥漫的沉水香,此刻混着血闻起来只觉刺鼻。
他叹了口气,对卫步轻道,“消息传出胶东估计要十几日,霍侯现在不在长安,我们小心为上,先笼统上个奏书,等他回来。我们再听他吩咐。”
卫步点头,“辛苦你了。”
他弯唇,卫家人标志的杏眼也微弯。
“我从长安带的浮光还有。”
杜周眼一亮,催着他回。
有月有酒有好友,已经很圆满了。
此时此刻,被念叨着的霍彦一瘸一拐地坐在曹襄的床前探病。
“哎,平阳侯,死了没?”
他一开口,就没个好话,“死了也好。省得惹我妹妹烦心。”
漠北草原的黄昏,将凯旋大营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辉。远处,士兵们归家的喧嚣如同沸腾的水咕噜噜往上升,粗犷的歌声、战马的嘶鸣、篝火燃烧的噼啪声以及卸甲归营时金属碰撞的铿锵络绎不绝。胜利的喜悦如同浓烈的酒香,弥漫在每一顶帐篷之间,每一张疲惫却兴奋的脸上。
然而,这喧嚣与欢腾,却被一道厚重的、沾着漠北风尘的牛皮帐帘,严严实实地隔绝在平阳侯曹襄的营帐之外。
这帐中光线昏暗,仅靠帐顶一处小小的透气孔和帐帘缝隙透入的几缕残阳维持着微弱的照明。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药草苦涩气味,混合着伤口散发的淡淡血腥气,行军榻上,曹襄像一尊被抽走了灵魂的泥塑,僵直地躺着。他的眼睛空洞地大睁着,视线仿佛穿透了低矮的毛毡帐顶,死死钉在某个只有他能看见的、由鲜血和惨叫编织成的恐怖虚空中。他的双手无意识地紧攥着身下粗糙的毛毡,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着青白,细微的颤抖却暴露了内心无法抑制的惊涛骇浪。每一次帐外隐约传来的、被扭曲模糊的欢呼声浪,都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他紧绷的神经上,让他身体猛地一缩,瞳孔瞬间因恐惧而放大。
霍彦却跟没看见似的,他蹦哒着进来,一股裹挟着青草气息、篝火烟味和远处喧嚣声浪的暮风,猛地灌入这凝滞的空间。金色的夕阳余晖如同探照灯般,短暂地在地面投下一道明亮的光带。
霍彦自顾自倒了杯现煮的羊奶茶,自已小口啜着。此时就他们俩个,弥漫着浓重的药草气味和一种压抑的寂静被打破,曹襄本来正躺在简陋的行军榻上,闻言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缠着的布条渗出了血,他的眼珠微微转动了一下,看到霍彦,嘴唇嗫嚅了一下,似乎想翻一个白眼,却最终化作一丝苦涩的抽搐,眼神迅速避开,重新投向帐顶。他放在身侧的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身下的毛毡,指节发白。
霍彦不知道那破玩意儿有啥好看的,他又倒了一杯,示意曹襄喝不喝,啧了一声,“你瞧桑迁怎么样?”
曹襄不搭理他,他就一个劲儿的数长安城的青年才俊,末了,还贱兮兮的来了句,“咋不吱声?”
曹襄终于忍不住给了他个白眼,霍彦笑着把脸凑到他面前,他脸侧落了道浅疤,现在还糊着药,刚一凑近,曹襄的头就偏过去了。霍彦肩骨处有伤,手不得劲儿,他就道,“阿襄,你转过头啊,咱们都活着呢!回长安了!”
他拍了拍他友人的手,与年幼时在未央宫初见,霍去病把曹襄引见过来,霍彦牵起他时的温度一模一样。“我去平阳,你可要知道啊!”
“我们要去跑马,夜猎,”霍彦顿了顿,鲜亮又活泼,“今年我还摆船宴,我们吃大鲤鱼。”
跟年少时一样的语气啊!
曹襄背过身去的脸上全是泪痕。
他无时无刻不在做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