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棍村的板栗(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时间像一条缓慢的河,带着伤痛,日复一日地流。

我开始学着在没有他的世界里活下去。我把房间里他留下的东西一件件收起来,却始终没有勇气打开那个写着我名字的布袋。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打开了它。里面是一枚廉价的戒指,和一张被水浸过的纸条。

娟娟,对不起。我真的尽力了。彩礼我凑不齐,但我对你的心是真的。如果有来生,我们再做夫妻,那时候,我一定把所有的都给你。

我抱着那枚冰凉的戒指,哭到失声。

我后来才明白,真正的彩礼,不是一个数字,不是一张清单,而是两个年轻人愿意为彼此付出的勇气和担当。

我们把它变成了一场交易,最终把爱逼上了绝路。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在那天拉住他,告诉他:我们不要彩礼了,我们只要在一起。可人生没有如果。

失去敏敏后,娟娟用了整整一年才从悲伤中走出。她卖掉了城里的手机店,带着所有积蓄回到了村里。

她没有逃避,而是选择直面过去,用行动去弥补。她把敏敏留下的那枚廉价戒指戴在脖子上,提醒自己,真正的彩礼是两个人的担当。

娟娟首先在村委会做起了志愿者,帮着登记信息、对接电商。她发现村里有很多好东西,却卖不出去。于是,她联系了县里的电商平台,帮大家把土特产挂到了网上。

她还用自己的钱,和东东等人一起,修了村里的文化广场,给孩子们买了书,建了一个小小的图书室。她想让村里的人知道,生活可以不止于眼前的艰难。

在修路和建广场的日子里,她和回来的屈家老二走得很近。他晒黑了,也更沉稳了。他会在她累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在她情绪低落时默默陪在身边。

他们一起去城里谈供货,一起在雨夜里把晒场上的稻谷收起来。两颗受过伤的心,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慢慢靠近。

春天,桃花又开了。广场上,孩子们在看书,老人们在晒太阳,牛群在新修的路边悠闲地吃草。

一天傍晚,屈家老二在老槐树下,递给娟娟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枚新的戒指,和一张纸条:“娟,我没有很多钱,但我愿意用一辈子的担当,做你的彩礼。”

娟娟笑着流泪,点了点头。

他们的婚礼很简单,没有昂贵的彩礼,只有亲友的祝福和孩子们的笑声。娟娟说:“我们不收彩礼,也不办酒席,把钱用来给村里修一条水渠吧。”

婚礼那天,全村人都来帮忙。水渠开工了,水顺着新修的沟渠流进了干渴的田地。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路灯亮了,路修平了,电商平台上“光棍村”的土特产越来越受欢迎。

更多的年轻人回来了,他们带回了新的想法和技术。东东的“东溪牧业”越做越大,桂花的养鸡场也扩了规模。

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红。曾经让人绝望的“光棍村”,慢慢变成了一个有希望的地方。

有一天,娟娟在河边种下了一棵桃树。她轻声说:“敏敏,谢谢你。我们终于学会了,爱不是交易,而是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风从山那头吹来,桃花轻轻落下。她知道,这一次,他们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敏敏离开后,娟娟的世界只剩下两样东西:白天的眼泪,和夜里的噩梦。

她的眼泪无处不在,像一首悲伤的歌,湿透了枕头,也湿透了回忆。

梦里,她总是在寻找。车站、雨巷、学校的走廊,敏敏的身影一闪而过,却总也抓不住。她拼命呼喊,声音却像被厚厚的棉花堵住。

直到一个雷雨夜,她终于追上了敏敏。

“你为什么不回头?”娟娟哭着问。

敏敏却温柔地说:"我一直在这儿,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你看,我给你留了东西。"

她醒来后,立刻冲到书架,找到了那本被忽略的书。书页里夹着一张车票和一封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