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尘埃王座 从一到一百的淬炼(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金属与零下196度的液体接触,发出了奇异的声响。

三天后,经过回火和精磨的封切刀,交到了刘福生手上。

钱师傅拿着其中一把,在自己的胳膊上轻轻一刮,一排汗毛,悄无声息地断落。

他看着那闪着乌光的、平直如镜的刀口,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

“小刘老板,”他第一次改了称呼,“你这脑子,不一般。”

刘福生用一种近乎“欺骗”的方式,说服了一个守旧的老师傅。

这十把刀,成本只比普通工艺高了液氮的钱,但性能,却足以媲美数年后德国进口的备件。

险情三:濒临断裂的资金链

解决了最大的两个技术难题后,其他模块的采购和加工,虽然也遇到了各种扯皮、拖延、以次充好的小麻烦,但在刘福生的“火眼金睛”和强硬手腕下,都有惊无险地解决了。

但当所有模块的半成品,都堆放在厂房里时,一个最致命的问题,浮出水面。

他的钱,快用完了。

二十二万的启动资金,支付了各种预付款、加工费、材料费之后,账上只剩下了不到两万块。

而他,还需要支付所有供应商的尾款,大约五万;需要招聘至少四五个装配工人,四五个装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预算至少8千;还需要购买各种电线、螺丝、气管等辅料,又是一笔开支。

资金缺口,至少五万。

这是最黑暗的时刻。所有的希望,都堆在眼前,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零件。但他就差这最后一口气,把它们组装成能卖钱的商品。

他再次失眠了。烟一根接一根地抽。

放弃吗?给叶晴打电话?那个念头再次浮现,又被他狠狠掐灭。

他逼着自己冷静下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零件。

忽然,他的【直觉】,像一根针,狠狠地刺了一下他的太阳穴。

他的目光,定格在了角落里那批为机身外壳准备的、厚度1。5毫米的冷轧钢板上。

一个疯狂的念头,涌上心头。

“我真是个蠢货!”他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他立刻冲到图纸前,铺开那张电气控制模块的图纸。

他设计的控制箱,是标准的、从外面采购的威图仿制机箱,一个就要三百多块,十个就是三千多。

“为什么要买?我自己不会做吗?”

他又看向热风循环模块的图纸。烘道的外壳,他原本设计的是用不锈钢板,保证美观和耐腐蚀。

“去他妈的美观!现在是活命要紧!”

一个全新的、大胆的降本方案,在他脑中飞速成型:

1。自制控制箱:用那批冷轧钢板,自己折弯、焊接,制作控制箱。成本可以从每个三百,降低到不足五十!

2。烘道外壳替换:烘道内部,因为高温,必须用不锈钢。

但外部的保温层外壳,完全可以用普通的冷轧钢板代替,外面喷上一层耐高温的银粉漆即可。

成本又能省下一大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