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启程与熟人登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吴三省点头应允的第二天,整个吴山居的气氛都变得不同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迫感,连王盟走路都带着风,虽然他只是留守看店的那个。

盛知意换上了吴邪借来的那套衣服——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色T恤和一条牛仔裤。虽然朴素,但总算摆脱了那身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气息。她把长发扎成一个利落的马尾,露出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明亮的眼睛。

她被分配的任务是帮忙检查和归置一些零碎的装备。潘子把一堆东西堆在她面前:各种型号的电池、不同颜色的记号绳索、几捆防水布、还有一大堆独立包装的高热量压缩饼干和巧克力。

“小盛,你看看,这些吃的有没有包装破损或者快过期的,挑出来。电池都试一下,确保有电。绳子按颜色和长度分好类。”潘子交代任务言简意赅,带着军人的作风。

“好的,潘子哥。”盛知意应下,立刻埋头干了起来。

这工作对她来说几乎是一种享受。她仔细检查每一块压缩饼干的包装边角,敏锐地发现了两袋边缘有细微裂口的,果断放到一边。检查电池时,她甚至能通过观察电池正负极金属片的色泽和磨损程度,初步判断哪些是全新的,哪些可能被使用过,再进行通电测试,效率极高。至于绳子,她更是按颜色深浅和材质粗细分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嗯……上一次这么仔细的做事好像还是在写数学题的时候。

盛知意在心中默默打趣。

潘子中途过来看了一眼,见她做得井井有条,甚至比他自己预想的还要细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没说什么,只是又搬了一箱矿泉水过来让她清点。

吴邪则在另一边整理他的宝贝相机、笔记本和一大堆胶卷,时不时跟潘子确认一下清单。他看到盛知意专注的侧脸和手下利落的动作,心里那点因为带她涉险而产生的愧疚感,稍微减轻了一些。这姑娘,也许真的不像看起来那么“柔弱”。

出发定在第二天凌晨,天不亮就要动身,乘坐长途汽车前往山东那边。

当晚,盛知意几乎一夜未眠。一方面是兴奋和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她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闪现着原著里关于鲁王宫的描写——尸洞、青眼狐尸、九头蛇柏……还有那个沉默的身影。

他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吴山居门口停了一辆半旧的面包车。吴三省坐在副驾驶,脸色沉静,看不出喜怒。潘子利落地把打包好的装备一件件塞进后备箱。

吴邪顶着两个黑眼圈,打了个哈欠,帮着把最后一个包塞进去,然后看向盛知意:“知意,上车吧,路上可能有点颠,不舒服就说。”

“嗯。”盛知意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清晨微凉的空气,弯腰钻进了面包车后排。

车内弥漫着汽油和皮革混杂的味道。她靠窗坐下。

车子驶出杭州城,窗外的景象从熟悉的江南水乡变为陌生的山野和田丘。

盛知意安静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尚在沉睡中的杭州街景,心理五杂六味,一种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交织涌上心头。她离开了那个给予他短暂庇护的吴山居,真正的踏入了这个世界的洪流之中。

想家吗?也许是想的吧。

这一次离开,再回来时,我还会是原来的那个我吗?

这几天的经历对于盛知意来说就像一张奇妙的旅途,就好比是学校的一次研学旅行,又好像只是做了一场梦,随时都会醒来。

如果是梦的话,但愿我能多睡一会儿吧。

车子颠簸着驶出市区,上了国道。吴邪一开始还在跟开车的伙计闲聊,没多久就靠着窗户补觉去了。潘子也闭目养神。吴三省则一直看着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盛知意毫无睡意,只是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色,从城市到城镇,再到广阔的田野。她注意到路边指示牌的变化,知道他们正在一路向北。

大约中午时分,车子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小餐馆停下吃饭、加油。饭菜味道一般,但胜在热乎。盛知意默默吃着,耳朵却留意着吴三省和潘子的低声交谈。

“……那边都安排好了?”吴三省问。

“嗯,人会在临沂跟我们汇合。”潘子回答。

“靠谱吗?”

“三爷放心,是道上老人介绍的,身手没话说,就是话少了点。”

盛知意心里一动。汇合?身手没话说?话少?

难道……是他?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骤然加速,连嘴里的饭菜都忘了咀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