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细节的锋芒与决意(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起灵离开后很久,盛知意还维持着僵坐的姿势,直到窗外传来吴邪和王盟说话的声音,她才猛地回过神。

不行,不能让他们看出异常。

她迅速将图册合上,放回原处,仿佛从未动过,然后拿起抹布,假装擦拭着本就一尘不染的书架角落。只是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她远不平静的内心。

不是,剧情不能真的因为我崩了吧?

吴邪推门进来,脸上带着点被三叔“教育”后的疲惫和兴奋交织的复杂神色。他看到盛知意在干活,连忙说:“哎,知意,别忙了,这些活让王盟干就行。”

“没事的,吴邪哥,我闲着也是闲着。”盛知意抬起头,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自然,但眼尖的吴邪还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同。

“你怎么了?脸色有点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吴邪关切地问。他心想着,这小姑娘该不会是白天吹风着凉了吧?

“啊?没有没有!”盛知意连忙摆手,脑子飞速运转,找了个借口,“可能就是……有点想家了。嗯,对。”这话半真半假,倒也不算完全说谎。

吴邪闻言,眼神柔和下来,安慰道:“别急,我再帮你多打听打听。总会找到的。”他显然自动将盛知意的“异常”归因于此。

盛知意心里松了口气,同时又有点愧疚。吴邪是真心对她好,她却不得不一直用谎言回应。

“谢谢吴邪哥。”她低声道,这次是真心实意的。

接下来的两天,盛知意更加卖力地“表现”。她不仅包揽了更多的杂活,还更加留意吴邪和潘子、王盟之间的每一句对话,每一个细节。

她的“细心”和“色感”开始更频繁地、不经意地展现出来。

有一次,潘子正在整理一批新收来的、品相不算太好的玉器碎片,打算分类看看有没有修复价值。那些碎片大多灰扑扑的,沾着泥土,看起来都差不多。

盛知意路过,瞥了一眼,脚步顿住,迟疑地指着一块其貌不扬、边缘甚至有些破损的青色碎片说:“潘子哥,这块……颜色好像不太一样,更深更润一点?”

潘子一开始没在意,随口道:“都是些土里出来的老东西,颜色能差到哪儿去。”但他还是依言拿起那块碎片,对着光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摩挲了一下表面,脸色渐渐变了。

“嘿!邪门了!”潘子惊讶地看向盛知意,“小盛,你这眼睛够毒的啊!这块料子确实比其他的好,是块老坑翡翠的边角,虽然碎了,但好好打磨一下,做个小的挂坠戒面还是值点钱的!其他的基本都是岫玉或者杂玉,不值钱。”

吴邪闻言也凑过来看,对比之后,也对盛知意刮目相看:“行啊知意,这你都能看出来?我刚才都没留意。”

盛知意不好意思地抿嘴笑了笑,心里的小人已经在疯狂跳舞。她其实不太懂玉,只是单纯觉得那块碎片的颜色层次更丰富,在光线下的折射感与其他碎片有极其细微的差别。“可能就是……对颜色比较敏感。”

还有一次,王盟在核对一批刚送来的、据说是宋代民窑的瓷片标本时,对着记录册和实物有点对不上号,急得抓耳挠腮。

盛知意正在旁边擦桌子,瞥见其中两片看似一模一样的青白瓷片,小声提醒:“王盟哥,你看左边那片釉面反光带一点点浅黄,右边那片是纯粹的冷白,底足的磨损痕迹好像也不太一样……”

王盟将信将疑地拿起放大镜对比,又翻了好一会儿资料,终于一拍大腿:“对了!就是这里!左边这个是影青,右边这个是更晚一点的仿品!颜色和胎质是有区别!小盛,你真是帮大忙了!不然我这账对到明天早上也对不完!”

吴邪在一旁听着,看向盛知意的目光越发欣赏。这姑娘,安静是安静,但心思细腻,观察力惊人,简直就是干古玩这行的好苗子——如果忽略她那离奇的来历和这行对女性并不算友好的现实的话。

潘子虽然没再说什么,但偶尔看向盛知意的眼神里,那份审视已经淡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在他这种实干派看来,有真本事的人,无论男女,都值得高看一眼。

盛知意能感觉到周围人态度的微妙变化,她知道自己正在一点点赢得信任。但她也清楚,这还远远不够。能让吴三省松口带上她,需要更有力的“筹码”。

而这个“筹码”,在她住进吴山居的第五天,伴随着一个身材精干、眼神锐利如鹰隼的中年男人的到来,出现了。

吴三省来了。

他走进吴山居的时候,仿佛自带一股低气压,连活泼的王盟都瞬间噤声,老老实实地喊了声“三爷”。吴邪也立刻从柜台后站起来,带着点恭敬和依赖:“三叔,你来了。”

盛知意当时正在整理博古架最上层一些很少动过的、落满灰尘的卷轴,听到动静,心里咯噔一下,动作下意识地放轻,竖起了耳朵。

吴三省来了?

吴三省“嗯”了一声,目光如电,先在店里扫视一圈,然后精准地落在了背对着他们、站在凳子上的盛知意身上。

“这位是?”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吴邪连忙解释:“三叔,这是盛知意,路上遇到点麻烦,暂时在店里住两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知意很勤快,也……挺细心的。”

吴三省没接话,只是走到茶几旁,拿起吴邪之前一直在研究的那个战国帛书拓本,随手翻看着,状似无意地问:“小姑娘,对我们这行感兴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