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第1页)
两位县官再一次无视宵禁、夜行街头——这回连灯都没提一盏,十分堂而皇之。
银辉满地,四下更漏沉沉,走了近百步,伍英识忍无可忍,瞥一眼应万初,道:“大人这样,让卑职想起了小时候,有位拳脚师傅,每次我犯了错,他就半天不和我说一个字,一边微笑指点师兄师弟们练功,一边转过头瞪着我摔摔打打,一副要把我绳捆索绑、倒掉剥皮的架势。”
应万初:“……”
“他真的打你了吗?”他很认真地问。
“你小时候难道没挨过先生的板子?”伍英识‘嗤’一声。
“没有。”
“……”
刚才就不该开那个口!伍英识悔不当初,“我走这条路,”他随手指指路口,决定走为上计,“大人也尽早回家吧。”
应万初点头,“好。”
两人于是分走两道。
伍英识骑马出城一趟,如今浑身都是土灰热汗,需要尽快洗一洗,便直接打道回府。应万初却无睡意,反而又回了县衙,搞得巡夜差兵吃了一惊,一时拿不准还要不要再把他劝走一回。
如此,一夜过去,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此前连续两天在清晨时被差兵打门叫醒,伍英识今天索性起了个大早,赶到县衙,发现挤了半个大堂的百姓——和上次那群东拉西扯的知情人士不一样,他们互相之间也不搭话,一个个都是一脸高深莫测,伍英识左看右看,无语嗟叹。
去库房找出件新官服换上,刚整理好出来,就碰上了抱着一堆纸笔的季遵道。
“哟,老伍,”季遵道眼光在他周身上下打了个转,“你这——”在对面渐渐瞪起来的眼神威逼下,他中途改口:“——也来这么早。”
“嗯,老陶来了吗?”
“正在给今天的第四个‘人证’作口供——姓杨的还真有点儿本事,但这群人大多是听故事听魔怔了,把那些厢兵们在城里横行霸道的桩桩件件全记了起来,我看很难有真的目击者,”季遵道耸耸肩,“不过,今天还没有新的凶案上报,大人这招算是走对了。”
“他来了吗?”
“不用‘来’,他就没走,昨晚一直待在县衙看卷宗,天亮了才要了热水洗脸。”
说着,季司法又凑近一步,“他好像不太好。”
伍英识拧眉,“你对他挺关心啊。”
“我没有啊。”季遵道匆忙否认,浑身不自在地去支援陶融了。
伍英识自去找那位把公廨当家的县事大人。
在应万初到任之前,县事一职空悬两个多月,伍县丞不得已暂代了一些职责,现在好了,应县事这两日在查案之余,见缝插针处理了好一批公文,不但邓主簿眉开眼笑,其他人也都有几分敬佩——但勤于公务虽好,也不能连家都不回。
进到屋内,应万初果然在伏案工作,伍英识加重脚步、咳了一声,施礼:“大人。”
应万初抬眼,神色一滞。
——人靠衣装,伍县丞今日同以往判若两人。
“大人跟我走吧,”伍英识装作没看见上官的眼神,“我知道你需要什么。”
常乐县县衙年久失修,处处有待改进,后厨也不例外。
地方不大,桌椅拥挤,灶边烟雾缭绕,里头零星几个差兵正埋头地吃饼喝粥,忽见县事和县丞出现在门口,个个吓得把粥含在嘴里忘了咽,烫得呼哧哼哧,从椅子上跳起来见礼。
“大人!”“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