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02(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四十三章02

此时天下大旱,雍丘王感于天下百姓痛苦,作《喜雨》:

「天覆何弥广,苞育此羣生。

弃之必憔悴,惠之则滋荣。

庆云从北来,郁述西南征。

时雨中夜降,长雷周我庭。

嘉种盈膏壤,登秋毕有成。」

诗中借着及时雨降下的经过,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苍天如盖多大多宽广,万物有幸长得这样旺。

老天不管它们必憔悴,老天施爱它们就健康。

今天北风吹来五彩云,翻翻滚滚奔向西南方。

及时好雨至夜下起来,绵绵雷声响在我屋旁。

快把良种洒下沃土去,秋天定有丰收好景象。」

六月,明帝要求各地尊崇儒家,选拔官员要以经学为先,更下《贡士先经学诏》:

「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赦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想知道明帝为什么会下这道诏书,就得从文帝时代说起。他父亲听从陈群意见推行《九品中正制》,无论是迫于无奈还是有意与世家大族靠拢,长久下来必定会侵蚀皇权、甚至造成威胁。从汉朝经验来看,极盛辉煌来自汉武帝时代的独尊儒术,汉末清议不仅使儒学地位不再显耀,随之而来的世道大乱、国家崩溃等严重问题,明帝对此非常明了,早在太子时对魏国统治有所不满,甫一继位就想破除风气、力行变法也就不令人意外。心知魏国若要强大,汉武帝就是最好仿效的例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当前最大的敌人,就是汉末兴起的:玄学。

当前在魏国境内,提起玄学就无法不提到一个人:何晏,字平叔。南阳宛人。

要说当今天下除了曹氏宗族之外,谁敢说自己出身高贵,他可以算上一个。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也就是说何太后是他的姨奶奶,加上父亲早逝,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被收养在宫中,备受宠爱。秦宜禄之子即秦朗当时也随母亲在公家,同被宠爱如曹家公子一般,两人性格截然不同,秦朗性格谨慎,何晏却无所顾忌,甚至所穿的服饰与世子相似,曹丕因此非常厌恶他,每次都不叫姓名或字,甚至恶称为『假子』。少年时才能出众,娶曹操女儿金乡公主为妻,由于性好渔色,终文帝一朝没有任何任官经验。

玄学越是盛行,就让意图独尊儒术的明帝更加郁闷,当然对于玄学大家何晏也是咬牙切齿,比起其父有过之无不及,一次在酒宴上意图设计让他出丑。

从曹操时代社会就有个风气:以白为美,要是皮肤不够白怎么办?擦粉。这流行到什么地步?包括三公子曹植,经常打粉底才会见名流。世子曹丕也不想在此输给弟弟,开始在熏香上下功夫,频繁更换香型,甚至到后来坐骑忍受不住新的香味,发狂咬伤主人的膝盖。

作为风气的领先者,何晏甚至是『动静粉帛不去手』,人称『粉面何郎』,影响甚巨。其实他天生丽质,已经是绝世美男,他自恋到什么程度?连走路都要经常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感叹,口耳相传留下『行步顾影』的佳话。

明帝想在这方面折辱他,就让他在大夏天吃热汤面,想看一出『汗流粉面和稀泥』的好戏,藉此折辱他。可惜明帝棋差一着,美白方法早已进步,玄学人士常用的五石散经他改良后,同样具有美白作用,经常服用就能使肌肤呈现自然白晳,流汗自然不会导致和泥。

姑且不论明帝的目的是否达到,对玄学的厌恶昭然若揭,这时有这道诏令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年初时明帝考虑到凉州偏远,又与蜀汉接壤,任命徐邈担任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出驻凉州。

前往任职的时候正逢诸葛亮率兵出祁山,陇右三郡相继反叛的情况。先派遣参军以及金城太守等取胜南安叛贼。河右地区常苦恼于因为少雨导致的缺粮。上书请求修缮武威、酒泉等地盐池,用以收藏取自敌人的粮食,接着开凿水渠,招募贫穷百姓租种土地,逐渐使得家家丰足,仓廪盈满。

继而拿出州内一部分的军费,用来交换金帛犬马,供给中原消费;逐步收缴、统一保管民间的私藏武器,建立学校宣讲仁义,贯彻曹操以来的薄葬命令,严禁奢华葬礼与限制**祀,扬善惩恶,使得凉州的社会风尚大为改观,百姓心悦诚服。甚至与西域诸国的来往,少数民族的大量进贡,都是他立下的功绩。加上讨伐趁机反抗曹魏的羌人首领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号建威将军。

与羌人、胡人打交道时,从不过问他们小过失,假使触犯大罪,也会先派人让部落首领知道后,才斩首示众,这样的作法深得信服与敬畏。凡是朝廷赏赐之物,全部都分给将士,从不拿回家中。妻子女儿常常苦于衣食不足。得知情况的明帝对此很赞赏,下令给他家中提供衣食等物。尽力惩治邪恶、修正冤假错案,短期间之内使的凉州井然有序。

八月,吴王孙权进驻皖口,将大都督、假黄钺等赐封给辅国将军陆逊,令他统领六师和禁卫军而摄行王事。甚至吴王亲自执鞭为他在前开路,更令百官朝他下跪以显尊贵。随后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袭击遭到周鲂欺骗团团转的曹休。命朱然驻在长江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让全琮与陆逊合作执行攻击魏军计划。

终于明了遭到欺骗的曹休,为了急于建功,仗恃兵力优势,打算将计就计与东吴交战。东吴左都督朱桓建议:「曹休只是因为皇亲国威的身分登此高位,并非是有勇有谋的名将。今日与我方交战必败无疑,败仗后必定经由夹石、挂车这两个险要狭隘逃走。如果让一万士兵用柴木阻绝道路,就可以把魏军全部俘虏,进而生擒曹休。请求以我的部队执行计划,如果上天保佑,让曹休主动投降,可乘胜**曹魏领土,攻取寿春、割据淮南不在话下,甚至可以谋取许昌、洛阳,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切不可失!」吴王把他的意见转而询问陆逊,他却认为此计危悬,这个计划就此搁置。

前方战报以最急方式传回洛阳,了解情形的尚书蒋济上《论曹休帅军向皖表》:

「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后,臣未见其利也。」意思是:「曹休深入敌方境内,与孙权的精锐部队对垒,而朱然等在长江上游,正处于曹休背后,我看不出什么有利之处。」

跟随贾逵这一路出兵的前将军满宠随后上《请备无强口疏》进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