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页)
曹操岂是轻易放弃的人?就找上族弟曹洪。他的家境殷实,底下的奴仆跟食客少说也有一两百人,年轻但就有丰富的领导统御经验,加上本身爱好学问的特质,时常跟随堂兄曹操四处征战,因此称得上是文武兼备。看上了曹洪口袋富有,极力说服他出资建立这支精锐部队,掌握这支部队的权力,自然就属于他。
这支部队的成员都是百里挑一,在曹军普通部队中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在这支精锐中最多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之所以命名为『虎豹骑』,是因为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汉朝时骑兵是很昂贵的兵种,想要组建这样的精锐骑兵,花费应该非常可观,可以想象这支部队的成员不会很多,即使是盛产良马的幽州,公孙瓒最值得自傲、名动天下的精锐弓骑兵『白马义从』,非重要战役也不会投入。
曹洪此时的官位是议郎领司空军事,议郎是六百石的文职官位,以此职位领骑兵将领,应当是曹操的权宜之计。从议郎领虎豹骑来看,此时虎豹骑的人员并不多。豹骑司马印也说明,统帅的品级也就是军司马,比千石这样的等级。比六百石也只高一级。领军将领的品级应该在将军一级,比议郎军司马都高得多。加上虎、豹骑地位特别,领军者的官阶相比一般军阶只高不低,人员规模不可能很大,加上经费都是曹洪出的,最多大概千余人,当然比起死去的典韦、现在许褚担当的亲兵『虎卫军』来的多。
一般来说,骑兵主要是辅助兵种,少有用来冲锋陷阵。很多精锐的攻坚部队都是步兵,例如吕布手下高顺率领的七百精锐『陷阵营』、乐进在乌巢烧粮、斩杀淳于琼中所率领的都是步兵,危险大,累积军功也快,表现自然抢眼。虎豹骑组建目标就是以能够打硬仗、攻坚能力强的目标,自然与公孙瓒、袁绍的轻骑兵不同。
得到曹洪认可后,曹操决意动用这张花费很大,几乎从没使用过的底牌,该想想派谁当先锋,想来想去,还是属意起用在邺城与袁家兄弟攻防时,斩杀严敬的乐进。次日下令进攻,曹操亲自击鼓来振奋士气,两军交锋互有伤亡,渐渐的南皮守军落居下风,见到袁军渐渐有怯意,乐进赶紧命令赶在袁谭军企图重整阵势之前,务必要击溃他们,否则会造成更大伤亡。曹军持续猛攻之下南皮城陷,趁机出逃的袁谭遭到虎豹骑追杀,追击中不慎落马,为求活命对追兵说:「放过我,我能使你富贵。」话还没说完,他的首级已经被斩落于地上。
去年用计一进一出邺城、让曹操印象深刻的冀州主簿李孚,此时来见:「现在南皮城中秩序骚乱,百姓不分强弱、相互攻杀、人心惶惶。我认为应该派遣新近归降而又为城内所认识信任的人去传达您的命令。」曹操笑着:「不就是你吗!」立即让他入城劝告城中官民,让众人各安故业,不得互相侵犯,城中才安定下来。
虽然曹操愿意放过许多人,不过可不代表全部,早在去年邺城中遭到审配杀死的辛评外,只剩下在袁谭后面搧风点火的郭图,对于这种小人,放他一条生路只会后患无穷,下令夷其三族,至此袁谭派的爪牙势力完全从河北翦除。
预想南皮会陷入围城,袁谭先行派忠心的王修到乐安郡收集粮秣,那里有自己任命的管统不成问题,完成后赶紧运回。正当还在各地收集,得知南皮战况危急,决定先舍下速度缓慢的辎重粮草队,率领部队赶往南皮援助,才到高密就从探子口中得知袁谭的死讯,滚鞍下马号哭说:「没有了主人,我到哪里去呢!」赶到南皮拜见曹操,请求让他收葬故主袁谭的尸首。曹操念他忠义,爽快的答应,交代他完成去乐安督运军粮的任务。
袁谭死去后,属下的各州县纷纷表达归顺,惟有乐安郡太守管统未降。知道此事的曹操大怒,这时候竟然还不肯投降,派人去命令斩下他的项上人头。认为他是效忠故主忠臣的王修,攻下乐安将他擒住之后,亲手解开捆绑的绳索,带他前往南皮投降。曹操听完后一改愤怒,欣喜的赦免管统,升王修担任与邴原同职的司空掾。
袁尚北逃中山、袁谭授首后,加上去年表示投降,虽然还不知道真实意图的高干,冀、青、并三州算是纳入曹操统辖范围内,随军的谋士郭嘉建议多延聘青、冀、幽、并四州的名士作为属官,使人心归附,曹操欣然采纳意见。邺城中最心惊胆跳的,除陈琳外不做第二人想,光是想到自己为袁绍写的那篇讨伐曹操檄文,很痛快的将他全家骂了个透,换做自己也不会高兴。从曹操入城后,整日在家不敢外出,深怕有生命之忧。
攻灭袁谭之后,他掌握的青州自然就归曹军,除了辽东太守生前设的营州,这对曹操来说当然是不太满意的局面,拔除辽东在此地影响力,势在必行。问题只在于:该派谁去?想来想去,还是派上次平定鲁地叛乱有功的张辽前往,驱逐公孙度生前派任的柳毅。
柳毅作为自认辽东王的亲信将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公孙度也曾询问如何自立,他建议:「如今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应该趁机自立以求自保。」公孙度就自称辽东侯、平州牧,柳毅协助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取山东半岛,开疆扩土;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是没有朝廷赐封的辽东王,对于高句丽等朝鲜还没有走出原始部落模式的地区,以汉朝对外的代理人自居,进行统治。
当然孤悬于辽东郡之外,还隔着一海之隔的营州,不论是兵力或是战斗力,抑或是后勤,远远不及形同在本土作战的张辽,没多久就遭到击败,带着残部搭船渡海逃回辽东。
前几日陈琳托人向曹操表示投靠的意思,这天传唤前往府衙一见,前几天就得知郭嘉建议任用名士作为属官,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过这个劫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随着衙役入府,就看见一脸严肃的曹操端坐大堂,当下脚底发凉,已经到这边了也没有回头路,只好硬着头皮进去大堂。
虽然说已经接纳郭嘉延提出延聘河北名士为属官的建议,想到官渡大战前那篇把全家祖宗骂透的檄文,当下气透的心情,随着看到陈琳进来,熟悉的心情又想起。当然时间隔了这么久,该气的早就气过。想起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读到那篇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忽然就起身,头痛症状顿时好转的情形。
当事人袁绍都已经过世,那篇檄文如果不是骂自己全家,换作是别人,就忠实完成任务角度来看,的确值得欣赏,作为刀笔吏的才能,他无疑是称职的。这个赞赏此刻还不能表现出来,必须要给他一点颜色,才能更忠实的为自己所用,此时曹操如此想。
进入大堂后陈琳立即跪下请罪,曹操故作生气地指责:「你还有脸敢来见我!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数落我的过错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连我的祖宗三代一起骂进去?」他愁眉苦脸地回答:「我那时候是被形势所逼,必须那样做,没办法啊!就好像一支已经被搭在弓弦上的箭,不得不发射出去一样。」本来就爱惜陈琳的才华,松口不再追究那件事,为了让他更大的发挥刀笔吏才能,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和阮瑀一起负责对外的宣告、檄文。
因为曹操入主河北三州,唯一名义上还在袁家手中的幽州,也出现不稳。像是幽州涿郡,现在客居荆州的刘备老家,当曹操正在南皮与袁谭苦战之时,长期据守此地的渔阳人王松,打算据地为王,脱离幽州刺史袁熙的控制。有人劝他现在曹操不论声势、实力可称为天下独雄,席卷河北三州后接下来必定是幽州,此时据地为王风险太大,不如归顺可享荣华。
建议的人名叫刘放,字子弃,涿郡当地人,祖上是汉广阳顺王的儿子西乡侯刘宏的后代,硬要说的话,可以说是与刘备同宗又同乡。早年曾在郡中担任纲纪官员,也曾被举为孝廉。天下大乱之际,依附占据涿郡的实力人物渔阳王松,想当然此时刘备早已离开家乡。
刘放劝说:「过去董卓倒行逆施,英雄同时起事,拥兵自立,擅自发号施令,只有曹公能够拯救危乱的局面,拥戴辅佐天子,尊奉朝廷的辞旨讨伐罪逆,所向披靡。就说袁绍、袁术那么强大,据守淮南失败,选择对战也遭逢官渡大败;曹公乘胜前进,势如风卷残云,必将扫清河北地区,威权与刑罚已经结合,事情的大势就显现出来了。抢先臣服的总会得福,脚步落后就会遭逢灭亡命运,这是总会来到的时运。过去黥布放弃为王的尊贵地位,执剑归依汉朝,确实是懂得兴盛衰败的法则,明了归依叛离的命运的举动。您应该投身于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去与他结交。」听完之后王松认同意见,派人去献诚。
当时曹操正在南皮讨伐袁谭,知道王松有意投靠后,想到幽州现在自己还没有空进兵,此时来投有利于日后进兵袁熙,派人写信召他前来。王松打算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附,让刘放写了封文辞华丽的信答复。收信后曹操很赞赏文笔,知道是他劝说王松,下令征召为司空府属官。一起到达邺城后,十分高兴的曹操,将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窦融而劝河西归汉』,任命他参赞司空府军事。
在王松投靠曹军前后,幽州内部果然出现动乱。曹操击败袁谭之后,决定稍事休息再攻往幽州,企图趁着气势,一鼓作气把河北四州给拿下。还没有到达前,袁熙上任幽州刺史时,父亲袁绍指名随同前往的部下焦触、张南二人,眼见袁家日薄西山,没有再起的希望,两人商量献出幽州可得保前程。一日,幽州城内的兵营突然声响大作,接着数队人马冲出往州府前去,突然遭逢变故的刺史袁熙兄弟两人,不知该如何是好,情况危急中被左右保护下赶紧离开城内,这几队人马就是焦触、张南下令的。袁熙一行人离开幽州后,不知该往何去,有人提议前往投靠袁绍生前甚为友好的乌桓部落再行计划,在没有更好建议情况下,零落的人马就赶往辽西郡。
曹操破袁谭于南皮,取得青州后,徐州实力派琅琊国相臧霸等前往祝贺。为了让曹操安心,求遣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曹操却说:「诸位忠心报国,何必要如此来表现呢。昔日萧何派遣子弟入侍,汉高祖没有拒绝;耿纯焚烧自己的房子、马车追随,光武帝没有辜负他的好意。现在我又怎么好改变前人的做法呢!」当时徐州扰攘不止,臧霸等执正匡义、征暴伐虐,清定海岱,其功莫大,皆封列侯。臧霸因为功绩拜为都亭侯,加封威虏将军。
焦触等人夺得幽州后,自称幽州刺史,以此名义胁迫幽州各郡、县的长官,随同自己背叛袁氏、归顺曹操。焦触从各郡集结数万人的部队,和郡守、县令歃血为盟,明言:「有敢于违抗者,一律斩首。」众人恐惧于焦触的暴力威胁,不敢抬头,按顺序歃血盟誓。
还是有人不买他的帐,一人站出说:「我受到袁氏父子的厚恩,如今袁氏已经破亡,我的智谋不能拯救他们,又没有勇气以死明志,这在君臣大义上已经有缺欠。倘若再去归顺曹操,那就是更为失去作为部下的本分,我不能作这样的事。」在场的人都被吓得变了颜色,转头看到底是谁这么勇敢?原来是担任焦触别驾、代郡人的韩珩,字子佩。年幼时父母双亡,奉养兄姊,宗族间称赞他行为堪称孝悌。知道自己长官焦触叛变反袁熙,有感受袁氏恩惠,拒绝一同叛变。
众人怕遭到言语激怒的焦触,会冲动的当场杀死韩珩。出乎意外,焦触竟然表示:「发动大事,应立大义,事情的成败不在乎一个人,我们可以成全韩珩的志愿,以勉励忠心事主的人。」听任韩珩自行离去不予阻拦,也不许追杀。曹军到达幽州境内时,焦触早就集合郡县太守等人,在边境等候,表示率领在场众人与幽州全境归降,曹操大喜,封诸人皆为列侯。
至于离去的韩珩,得知他的忠义行为的曹操,想要征召他出仕,不管使者如何劝,都遭到拒绝。
四月,河北最大的独立势力,连袁绍都拿他没辄的黑山军首领张燕,他可从来没有对河北两大势力低过头,知道曹军到达幽州,从根据地常山派人代表黑山军十多万人表达降服的诚意。这就让曹操大喜过望,当下任命他为平北将军,封为安国亭侯,食邑五百户,对于一个没有建立任何功劳的降将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惠,随后命令他率部前往驻守河北根据地邺城。
正式投降还不只这些人,破南平后还有之前在官渡之战前,接受田豫建议表达投靠朝廷的鲜于辅,曹操任命他担任建中将军,督幽州六郡军务。官渡大战爆发后鲜于辅到前线拜见,重新任命为左度辽将军,封昌乡亭侯,让他回去镇抚幽州。打败袁绍之后,高兴对他说:「之前绍拿公孙瓒之首来,我曾经以为自己也很快被其消灭,如今打败袁绍,这既然是天意,也是你的功劳。」此时鲜于辅率幽州军队正式向曹操投降。
即使张燕来投、焦触率领众郡县太守归降,也无法保证幽州无虞。因为曹军强势入侵,各地感于过去袁绍治理的恩德,屡屡出现反叛的情况,使得曹操任命的幽州刺史与涿郡太守,必须带兵前往镇压,故安人赵犊、霍奴领导当地农民群众起义反抗。农民军将刺史军击退,引发纷乱。
影响之大,连刚刚投降的鲜于辅也受到影响,深受袁绍恩惠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的乌桓部落,连手进攻犷平,受到围攻后鲜于辅赶紧派人前往南平求救。
八月,腾出手来的曹操,决定一次解决问题,亲自提军出征,先往赵犊、霍奴率领农民叛乱地区平叛,经过奋战之后将两人杀死,没有深究跟从的农民,否则农耕人口将大幅减少,对于恢复生产不利。接着挥军渡过潞水奔向犷平,解救遭到数个月围城之苦的鲜于辅,经过一番激战,落败的乌桓部落退到塞外,暂时得以安全。
继承父亲位置的公孙康,知道曹操远征叛乱,对凉茂及众将说:「听说曹公远途出征,邺城没有防守的准备,现在我想用三万步兵、一万骑兵,直攻邺城,谁能抵御!」众将领为了讨好,齐声:「对!」公孙康看着凉茂说:「您认为这主意怎么样?」
其实他并不是公孙康的部下。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少已好学,论议时就经常引经典作凭据。曹操后来征辟他为司空掾,举高第,补侍御史。泰山郡多盗贼出没,担位泰山太守后,一个月之间就有一千多家人带着小孩前来依附。又转任乐浪太守。途经辽东郡时,遭到当时据守辽东的公孙度擅自扣留,不让他前往上任,强行留在辽东,但始终不肯向公孙度屈服。
他回答:「近来海内大乱,国家将要倾覆,将军您拥有十万人之多的兵力,安坐家中,观看各方的成功与失败,作为君主的臣下,本来应是这样的吗?曹公忧虑国家的危机败亡,怜悯百姓的疾苦危害,率领正义之师为天下人诛杀凶残的民贼,功劳巨大,德行广被,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了。因为国内刚刚平定,百姓初步安顿下来,没有责罚将军的罪过罢了!将军您却想要兴兵向西进攻,那么生存与灭亡的效验,不要一个早晨就可以决定。将军您好自为之吧!」众将听到凉茂的话,都震惊心动。过了许久,公孙康缓缓的说:「凉茂说的话对啊。」打消南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