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直面人生(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3200万次。

“一步一步走下去”的成功学意义在于:决心获得成功的人都知道,进步是一点一滴不断地努力得来的,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工作中更需要这样。阿春在一家五金商店工作,每月只能赚五百元。他刚一进商店时,老板就对他说:“你必须对这个生意的所有细节熟门熟路,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对我们有用的人。”

“一个月五百元的工作,还值得认真去做?”与阿春一同进公司的年轻同事不屑地说。

然而,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阿春却干得非常用心。经过几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年轻的阿春注意到,每次老板总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的外国商品的账单。由于那些账单使用的都是英文和韩文,于是,他开始学习英文和韩文,并开始仔细研究那些账单。一天,他的老板在检查账单时突然觉得特别劳累和厌倦,看到这种情况后,阿春主动要求帮助老板检查账单。由于他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以后的账单自然就由阿春接管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他被叫到一间办公室。老板对他说:“阿春,公司打算让你来主管外贸。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我们需要能胜任的人来主持这项工作。目前,在我们公司有二十多名与你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只有你看到了这个机会,并凭你自己的努力,用实力抓住了它。我在这一行已经干了近四十年,你是我亲眼见过的三位能从工作琐事中发现机遇并紧紧抓住它的年轻人之一。其他两个人,现在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小有建树。”

阿春的薪水很快就涨到每月两千元。一年后,他的薪水达到了每月七千元,并经常被派驻韩国。他的老板评价他时说:“阿春很有可能在30岁之前成为我们公司的股东。他已经从平凡的外贸主管的工作中看到了这个机遇,并尽量使自己有能力抓住这个机遇,虽然做出了一些牺牲,但这是值得的。”

能够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发现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机遇所带来的近期回报可能很少,甚至微不足道,但是,我们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得到了什么,而应当看到“我们能够得到这个机遇”本身的价值。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不会像阿春那样愿意接受每月几百元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远远大于所得到的这区区几百元。但事实上,正是这份每月几百元的工作为阿春每月七千元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人们往往对离自己最近的地方熟视无睹,也往往看不出日复一日的工作琐事中有什么值得挖掘的机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容易将机会与运气混为一谈,其实,机会与运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运气,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只要碰上了,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财运亨通或直上青云。运气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任何人都不能拿自己的一生去赌。而机会,则常常把自己打扮成挑战或挫折,只有那些在平凡工作中善于用心并敢于接受挑战的人,才能发现并抓住机会。然而,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的时候,我们却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看见它。

上天就是这样捉弄人,你越希望即刻如愿的,越难以即刻如愿。成功,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成功,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缓慢的学习过程。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没有一下子就能跃上山顶取得成功的。

再试一次又何妨

当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做父母的都会面向孩子伸出双手,迎接着还不敢大胆迈步的孩子。当孩子摔倒在地时,父母会鼓励孩子说:“爬起来,再试一次!”

这样,一次次的“再试一次”,终于使孩子学会了走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类似的事情发生,也需要一次次“再试一次”的勇气。再试一次,或许便阳光明媚。

有个科学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他将一群跳蚤放入实验用的大量杯里,上面盖上一片透明的玻璃片。跳蚤的习性就是爱跳,于是许多跳蚤都撞上了玻璃,不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过了一阵子,动物学家将玻璃片拿开,竟然发现所有的跳蚤依然在跳,只是已将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片的水平上,以避免撞到头,结果竟没有跳蚤能跳出去。它们的能力不是跳不出来,而是在屡受挫折后已经丧失了再试一次的勇气。

也许我们会嘲笑跳蚤的愚蠢,可遗憾的是当失败打击接踵而至时,我们不也曾像跳蚤那样放弃所有的努力而听任命运的安排吗?

失败了不要气馁,只要有“再试一次”的勇气和信心,你就能获得成功;在取得了已有的成功之后,不要安于现状,只有抱着“再试一次”的信念,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攀上新的成功高峰。

有一个年轻人,家庭生活极其贫困,全靠他一人养家糊口。别的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正在校园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时,他已经为了生活而奔波操劳了。他必须去找工作。于是,他来到一家电器工厂,想找一份工作。他对负责人说,他只想要一份能给他们一家人带来固定收入的工作,哪怕是最低下的他也做。负责人微微地看了看眼前的年轻人:衣着不整,又瘦又小,负责人觉得很不理想。碍于面子,免得伤他自尊心,便没有直接说,找了一个借口说:“厂里暂时不需要人,你过一个月再来吧。”

对于一般人来说,应该都明白了负责人的言外之意,这一个月根本就是虚幻的,根本就用不着等。但是,一个月后,那年轻人却真的来了!负责人无奈之下,只好推迟说:“再过些天吧。”

过些天后,那年轻人真的又来了。如此反复,负责人终于亮出了底牌:“你衣着太脏了,不够资格进我们工厂。”于是,年轻人回去了。

第二天,负责人见那年轻人衣冠楚楚出现在面前。“先生,这是昨天借钱买的。觉得怎么样,现在我应该可以了吧?”年轻人笑了笑。

“还不行,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几乎一窍不通。”负责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几个月后,年轻人再一次来到这家企业,找到负责人,说,“先生,我抓紧时间学了一些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不符合贵工厂的用人标准,我一项一项再弥补。

听着年轻人那句话,负责人望了他好半天,终于说话了:“我干这一行已经好几十年了,第一次碰见你这么有耐心的人!好,年轻人,明天来上班吧!”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企业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举登上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宝座。他就是这样不怕失败,一次又一次地与失败抗衡,一步比一步接近成功。

当上总裁的松下幸之助,对新近员工的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松下公司招聘一批推销人员,考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这次招聘的人数总共就10名,可是报考的达到几百人,竞争非常激烈。经过一个星期的筛选工作,公司从这几百人中选择了十名优胜者。

松下幸之助亲自过目了一下这些入选者的名字,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神田三郎并不在其中。于是,马上吩咐下属去复查考试分数的统计情况。

经过复查,下属发现神田三郎的综合成绩相当不错,在几百人中名列第二。由于计算机出了毛病,把分数和名称排错了,才使神田三郎的成绩没有进入前十名。松下幸之助听后,立即让下属改正错误,尽快给神田三郎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天,负责办理这件事情的下属向松下幸之助报告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由于没有接到松下公司的录取通知书,神田三郎竟然跳楼自杀了,当录取通知书送到时,他已经死了。这位下属自言自语地说:“太可惜了,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我们没有录取他。”

松下幸之助听了,摇摇头说:“不!幸亏我们公司没有录取他,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一个没有勇气面对失败的人又如何去做销售!”

真正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知难而退的;而是迎难而上,愈挫愈勇,永不言弃。

2008年10月,在一个国际大型饮料订货会上,很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家蜂拥而至。

刚成立不久的新新奶茶厂也想占一席之地。但由于场面之大远超出厂长的预测,该厂的产品和参展人员被挤在一个小角落里。

虽然新新奶茶是运用传统结合现代工艺精心研制的新产品,但从包装外观和广告宣传上都很难得到经销商的认可。再加上大厂家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推销,使小厂家根本无计可施。

当订货会将近尾声的时候,许多厂家欢声笑语,准备满载而归。然而,新新奶茶厂的产品仍旧无人问津,新新奶茶厂的销售员为此一筹莫展。

这时厂长突然发现了大厂家忽略的一点,他对员工们说:“让我最后来试一次。”只见厂长取过两瓶奶茶装在一个网兜里就往大厅中心走去,厂长的这一举动使得大家莫名其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