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直面人生(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章·直面人生

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的人生,但社会生活却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境和挫折。面对困难,你是怨天尤人,还是勇敢面对?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觉醒的意识。

逆境是人生的炼金石

一个有所追求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打击。而这些挫折并不是白白经历的,它不仅能使你的人生绽放出最美丽的成功之花,而且还能使你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是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许多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大臣,让他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留传给子孙。这些大臣工作很长时间,完成了一套12卷的巨作。国王说太厚,需要浓缩。这些大臣又经过长期的努力,变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嫌太长。于是,这些人又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再缩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变成了一句。聪明的国王看了这句话,显得很得意。他说:“这是古今智慧的结晶。全国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句话就是:“挫折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不同的是:前者将挫折和困难当做锻炼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的砥石;而后者则为之吓倒,一蹶不振,从而彻底失败。

在人类社会里,挑战挫折、挑战困境、挑战失败,是成功人生无法回避的考验。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根本不可能面对这一考验的。一般而言,失败和挫折是指人在实现某个重大目标过程中,意外地遭遇到来自人为的或自然的阻挡、打击、破坏性因素的干扰,使原定目标暂时或永久无法实现的一种情景或外部表现形式。

经历失败或挫折后,通常人的意志倾向和心理设想在现实中会因为不能预期实现而产生心理反应。这种反应的主观感觉一般是痛苦、烦恼、压抑、抑郁、消沉等心理特征。

挫折使人陷入逆境,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挫折带来的社会反应是批评、轻视、嘲讽乃至误解。挫折营造的社会氛围绝不会是愉快和轻松,而是热情下降,支持率降低,直至人心离散,冷嘲热讽。

人之所以会变得坚强,就是因为在人生的奋斗之旅中充满着困难。那些最坚强的人,从来是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的人,是在与艰难困苦的较量中磨炼出坚强性格的人。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勇敢的航海家辛伯达,他每次总是去寻求那种与大自然抗争、与海盗搏斗的惊险航行。而恰恰是这些经历使他应付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使他一次次大难不死,平安抵达目的地。

挫折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而事业遭挫是其中比较突出并且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不论是伟人还是凡人,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与挑战。而伟人所遇到的挫折可能会更多。

既然挫折和困难不可避免,那么,不妨昂起头来,迎接挑战,正好借挫折和失败,锤炼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我们的意志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理想,大家都渴望成功。然而,挫折却像凛冽的寒风一样,摧枯拉朽,残酷无情。若想使春天的幼苗不被寒风刮折、吹死,就得拥有抵御寒风的措施。而对于干事业而言,要想在无数次挫折中取得成功,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努力提高自己抵御挫折的能力,这便是永不屈服、永远奋斗的挑战精神,而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培养自己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困难就会成为磨炼我们坚强性格的一块磨刀石。中国有句老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性格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对于困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迎难而上,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把我们锻炼得更加坚强。

总之,一方面挫折带来的不是荣誉,而是耻辱;不是喜悦,而是沮丧;不是振奋,而是消沉。另一方面,挫折又是走向顺利和成功的必要付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像自然界中没有阴即没有阳一样,人类社会中没有挫折就没有挑战,也就没有成功。

所以,我们要在逆境中培养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越遇到挫折就要越坚强,坚强的意志就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把斩除荆棘的利剑。

直面现实才能走出困境

生存,首先就是要接受现实,不管你面临的困境是什么,你都要承认这就是你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实事求是地想办法去走出困境。

世界上有幸运,也就会有不幸。当不幸来临时,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大惊小怪或者自暴自弃,而是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真正的成功者不论他们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都懂得利用现在的处境来作为提升自我身价的跳板。他们勇敢地面对现状:“这就是我今日的处境,我唯一得以解救的就是在目前环境中展开活动。”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事情的艰难而没有了做下去的勇气,他们自认为已陷入绝境,所剩下的只有悲观失望。这就是由于人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所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你就会发现,情况其实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

《庄子》中有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上天赋予了子舆很多缺陷:驼背、隆肩、脖颈朝天。朋友问他:“你很讨厌自己的样子吧?”他回答说:“不,我为什么要讨厌自己呢?

假如上天使我的左臂变成一只鸡,我就用它在凌晨来报晓;假如上天使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去打斑鸠烤了吃;假如上天使我的尾椎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了马,我便乘着它遨游世界。上天赋予我的一切,我都可以充分使用,没有理由要讨厌它!‘得’是时机;‘失’是顺应。安于时机而顺应变化,所以哀怨不会侵到我心中。”

子舆是多么坦然、喜悦地去接受、欣赏自己,毫不自暴自弃,而且顺应客观,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潜能,化劣势为优势。古人何其通达!然而,现实中有些人的优势比子舆高出百倍,也有才有智,却经受不住别人的“言语轰炸”,最后在自怨自艾中迷失了自我。

曾经,有位学者在外国进修期间,有家公司以每年十万美元的薪金聘他为工程师,他婉言谢绝。回国后,他月薪只有百余元仍夜以继日地工作。后来,他感到无尽地伤心,因为关于他的流言飞语太多,他穿西装,人家说他“崇洋媚外”;他蹲书店,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他说话直来直去,有人说他“骄傲、不谦恭”;还有人说他妄图夺老校长的“交椅”……后来,他甚至连论文也不敢发表了,以免人家说他“捞外快”、“谋私利”。

由于摆脱不了自怨自艾的困境,进也不成,退也不是,因此他最终一事无成。

事实上,社会各个阶层都不乏游手好闲、喜欢指责、耍弄有实干能力者的小人,尤其在“权”和“利”面前,使绊子的多,诽谤的多,穿小鞋的多……这就是社会,社会现实是复杂的、险恶的,不尽如人意的,不凑巧的事、倒霉的事、煞风景的事,构成了生活中不和谐的经纬线,不要把社会生活理想化,承认现实生活的丑陋与不足,正确认识环境所造成的困境,你才能有办法去超越。

现代人生活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生活在不良的环境里,应首先学会超脱,学会寻找快乐,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愉快地生活。

古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得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结论。但我们应该相信,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幸运,也不可能永远被厄运纠缠。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难题,我们既要接受这种现实,同时又要超越这种现实,不要抱怨,而要以通达的态度去面对,要相信:命运由我们自己创造,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面对现实”好像总是说给一些陷入困境的人的,其实,现实也未必是苦涩的,现实只是那种平平常常的样子。觉得苦涩的,只是无奈又不得不面对的心态。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这是改变的基础。在离弃现实的时候,现实是苦涩的;当直面现实的时候,现实就会显出本来的样子。在渐渐的变化中,现实不再那么僵硬和冰冷,开始现出光明的色彩。

原来现实并没有叫人顺从和灰心,只是需要承认和尊重,进而才能跨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做事情不能仰头向天,而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在你的一生中,诚实和勤奋应该成为你永不背叛的益友。人们往往把希望要做的事业看得过于高远。其实最伟大的事业只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便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所谓优良的计划,就是自行设定每个月的配额或清单。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也许大家都听过三只钟表的故事。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秒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