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上下级问的沟通 上通下达的交流法(第2页)
交谈对象若为上级主管,不可省略对他的职称,必须冠以“某科长”、“某经理”等称谓;即在平级之间,也不可疏于礼貌。
5.没有想好不要随便提建议
韩非子曾在他的书中指出,臣属向君主贸然进言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向上级提建议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周密准备,而不应采取某种轻率的态度,行仓促之举,否则的话,不但你的建议不会被采纳,还会给你本人带来祸端。所以,当我们向自己的领导提出建议时,一定要做到有备而来,力求自己的一片心意领导能够理解。
3.下达命令时,用语要简洁明了
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大多数沟通都是建立在口头基础上的。要想每一条命令、每一项工作都能被正确地执行,就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对于会议,上班族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那些领导在上面长篇大论的时候,通常下面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尽管领导是多么准确地表达,多么精心地措辞,但过于冗长的发言还是会让员工在一些时候误解领导的本意。员工的教育背景、生长地域、智力与培训等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要太信任从员工那里得到的简短的“是”或点头这类回答。他是否完全理解了指示?指示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员工在领悟指示时“不够准确”,而后会出现什么问题?你会十分震惊地发现,有多少次信息是被“曲解”了。大家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某部队在一次传递命令中的情况如下。
营长对值班军官:明晚大约8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一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里集合,我将为他们放映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根据营长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们穿着野战服前往礼堂,这个每隔76年才能见一次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选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明晚8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哈雷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我们当然不愿意出现这样的误会。说话的目的是为交流思想,传达感情。因此,总得让人家知道你心中要表达的是什么。只要开口,不管是洋洋万言,还是三言两语,不管话题是海阔天空,还是一问一答,都应使人一听就懂。
一些领导惯于用一些现成的套话来代替自己的语言。三句话不离套词,颠来倒去那么几句,既没有思想性,更没有艺术性,令人听后味同嚼蜡。
朴实无华的语言是真挚心灵的表达,是美好情感的展现。因而,语言的朴素美来自相互的办事态度,话如其人,言为心声,平时为人处世质朴真诚,说话也就自然不会扭捏做作。语言的朴素美,贵在保持个性,该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或严肃,或幽默,或直率,或调侃,或委婉,只要是发自内心就好。
领导在跟下属讲话的时候更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往往会适得其反。即使同一个词,修饰后也有程度的差别,如“一切”、“根本”、“多数”、“一些”、“凡是”,要根据实际来选择,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把“部分”说成“一切”,把“可能”说成“肯定”,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总而言之,一个明智的领导在下达命令时,语言一定会是简洁、明了的。
4.拒绝领导时要注意方式
想拒绝领导就一定要好好地思量一番,用既能使领导接受,又不至于使自己为难的语言方式来进行沟通。
领导委托你做某事时,你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件事,是否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然后再作决定。
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情面,即使是无法做到的事也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艰难;如果自觉实在是做不到,你就应很明确地表明态度,说:“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这才是真正有勇气的人。否则,你就会误事。
如果领导所说的话有违道理,你可以断然地驳斥,这才是保护自己之道。假使领导欲强迫你接受无理的难题,那么这种领导是不可靠的,你更不能接受。
尽管部下隶属于领导,但部下也有独立的人格,不能什么事都不分善恶是非而服从。部下并不是奴隶。倘若你的领导以往曾帮过你很多忙,而今他要委托你做无理或不恰当的事,你更应该毅然地拒绝,这对领导来说是好的,对自己也是负责的。
此外,限于能力,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的事,也应拒绝。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即是否真的做不到,应该确实地衡量一下,切不可因怀有恐惧心而不敢接受。经过多方考虑,提出各种方案后,是否再加上勇气来突破它?都需要考虑清楚。当然,如果在考虑后,认定实在无法做到,方可拒绝。
当然,拒绝更要讲究方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领导接受,这里面也是很有学问的。
1.触类相喻,委婉说“不”
当领导提出一件让你难以做到的事时,如果你直言答复做不到,可能会让领导损失颜面。这时,你不妨说出一件与此类似的事情,让领导自觉问题的难度,而自动放弃这个要求。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
“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
“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想法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
“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
秦王很不高兴,说:“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
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
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
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的爷爷作为秦朝的宰相,遇到了皇帝的不可能做到的请求,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拒绝。甘罗作为一个孩童,能如此得体地拒绝秦王,并让秦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无理要求,实在是大出人们的预料。也正因为如此,秦王才有“孺子之智,大于其身”的叹服。以后,秦王又封甘罗为上卿。现在我们俗传甘罗十二岁为丞相,少年之时使取高位,不能不说正是甘罗的那次智慧的拒绝,才使秦王越来越看重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