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八获得枷锁才能获得自由(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因此,大鹏要飞九万里,就一定要把风甩掉,就像船甩掉河,人甩掉路。这样,才能走得远。

从今以后,它都要把风远远抛弃,并且要背对着青天,它才能往自己的目标飞去。

蝉和斑鸠笑大鹏说:“瞧瞧我们,‘唿’地飞起,碰到树了就停下来,掉在地上就是了,你又何必辛辛苦苦飞九万里?”

这些小家伙哪里知道大鹏的志向。如果你只是去野地里走走,在外面吃几顿饭回来就可以了,肚子还鼓鼓的。如果你要走一百里,就要准备好干粮。如果要走千里远,就要花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了。这两个小东西又知道什么?

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小娃儿比不上老头子。为什么我也这么说?你看,你看,树林里的蘑菇早上长起来,晚上就蔫了,它不知道月圆月缺;蝉活一夏,不知春秋,这就叫小年。在楚国的南面有一种冥灵木,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又有一种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这就叫大年。如此看来,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就不得了了,大家都一个劲儿向他学习,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商汤问一个叫棘的人也是这样。

汤问棘:“上下四方有没有尽头?”

棘就说:“有什么尽头!无穷的外面,还是无穷。

喂,我告诉你,在穷发之北,有个溟海,就叫天池。天池里的鲲鱼飞而为鸟,名字叫大鹏,它要飞九万里到南溟去。而那些小鸟雀还在笑话它呢。”

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

庄子这个故事分三段讲:

第一段是故事主体,讲鲲化为鹏,寓意为人通过修道顺天获得自由。

第二段是故事插曲,庄子一连举了三个小故事:

1.蝉与斑鸠笑大鹏鸟飞那么远;2.远行不比近处游玩,要多带粮食;3.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彭祖在自然之物面前,根本不算长寿。这三个小故事寓意为小与大各有其优长。

第三段是故事结论,庄子假借汤与棘的讨论,再次雄辩地证明大就是大,小就是小,近就是近,远就是远。人要走得远,只有变得大。并且要遵循自然规律才能神奇飞跃。

小大有别

小与大有什么区别?

大的优点不在于大,而在于方便。

大鹏鸟的优点不在于大,同样在于方便。

它可以去南溟,也可以回到北溟。如果不大,则占有空间小,占用资源少,不能尽意。

记住:为了摆脱小的困扰,一定要做大!更要记住:为了摆脱大的困扰,一定要做大!后一个大就不只是形式大了,而是有大法则、大境界了。

老子讲辩证,说“大象无形”。

庄子不讲辩证,说有“小大之辩”。

老子认为大小无区别,庄子认为大小有区别,而且区别大了。

大则变

《庄子》开篇就讲了一个“大鱼变大鸟”的故事,说的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做人的道理,不是空谈,不是玄言。

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不是乱说,而是对我们有参照价值的寓言。它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初读《庄子·逍遥游》的朋友会沉醉在庄子的诗意笔法中,只看到它的优美,看不到它的哲理。

凡事有时

太白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是学的庄子。鲲会化为鹏,这是一定的。小男孩会长成大丈夫,这也是一定的。

关键在于你敢不敢去做,更重要的是你敢不敢信这个“时”!时者,天时也。天有命,人有时,你不得不做大!凡事有度鹏飞九万里到南溟,它为什么不飞十万里?因为那样就飞过了。

从北溟到南溟,就只有九万里的路程,你飞十万里有意义吗?

谁不知道你翅膀大,“若垂天之云”,别让自己的翅膀把你带向毫无意义的远方。

有个人到了一个城市,哪里都好奇,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蹲在路边大哭。有个好心的人把他用车带回去,路上他紧闭了眼,再也不敢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景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