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员工管理的温柔法宝 和员工协力同心黄土变金(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在香港曾传为美谈。

香港某周刊在《李嘉诚的左右手》一文中,探讨李嘉诚的用人之道说:

“创业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可以帮助富豪‘起家’,但元老重臣并不能跟上形势。

“到了某一个阶段,倘若企业家要在事业上再往前跨进一步,他便难免要向外招揽人才。一方面以补元老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利用有专才的人才,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故此,一个富豪便往往需要任用不同的人才……

“李嘉诚用人之道,非常卓越。如果长江实业的发展过分依赖那些元老重臣,就不会有现在的规模。长实在80年代得以急速扩展及壮大,股价由1984年的6(港)元,升到90元(相当于旧价),和李嘉诚不断提拔年轻得力的左右手实在大有关系。”

世上每一个人,都不是全才:而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所不能比的闪光点和可取之处。在公司或企业中,元老重臣经验丰富,老成持重,但拙于开拓,缺乏闯劲。当事业处于上升期,则需要勇于开拓。企业越来越大,就需要科学管理,就需要专才。

如果说,创业之初需要忠心耿耿、同甘共苦。随着事业扩展,单凭这些便很不够。这时候,十分需要青年人的闯劲,特别是有能耐的外国人。

这也是李嘉诚左右手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聘用不少“洋大人”,把他们身上的优点挖掘出来。

在20世纪70年代初,长江实业的工厂分布在北角、柴湾、元朗等多处,管理人员约200位,员工2000余人。李嘉诚为了从塑胶业彻底脱身投入地产业,聘请美国人欧文?莱斯纳(ErwinLeissner)任总经理,李嘉诚只参加重大决策。其后,长江实业又聘请—位美国人保罗?里昂(PaulLyons)为副总经理。这两位美国人是掌握最现代化塑胶生产技术的专家,李嘉诚付给他们的薪金,远高于他们的华人前任,并赋予他们实权。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已经控有几家老牌英资企业,这些企业里有很多外籍的员工。李嘉诚从能力上肯定能够直接领导他们,但是集团超常拓展的主要职责是为旗舰领航,最有效的办法,是用洋人管洋人,这样更利于相互间的沟通。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老牌英资企业,与欧美澳有广泛的业务关系,长江集团日后必然要走跨国化道路,启用洋人做“大使”,更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与进行海外投资——他们具有血统、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

长实董事局副主席麦理思也是英国人,他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经济系。麦理思曾任新加坡虎豹公司总裁,因业务关系与李嘉诚认识。1979年,麦理思正式加盟长实,与本港洋行和境外财团打交道,多由麦理思出面。李嘉诚很器重他,不仅看重他的英国血统、名校文凭,更重要他是个优秀的经济管理专家。这对于李嘉诚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帮手了。

李嘉诚入主和黄洋行,韦理卸职后,李嘉诚提升麦理思为行政总裁,自己任董事局主席。到1983年,麦理思与李嘉诚在投资方向上“不咬弦”,麦理思离职,李嘉诚又雇用另一位英国人——初时名不见经传,后来名声显赫的马世民。

1984年,马世民是长实系除老板李嘉诚外,第一个有权有势,炙手可热的人物。李嘉诚表示:“我一个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做那么多家公司的主席。”另外,青州英泥行政总裁布鲁嘉,也是英国人。

在和黄、港灯两大老牌英资集团旗下留任的各分公司董事长、行政总裁达数十人之多。

马世民把李嘉诚左右手称为“内阁”。评论家说:“这个内阁,既结合了老、中、青的优点,又兼备中西方的色彩,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

李嘉诚少年时,曾听父亲讲战国时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能成大事,是“客卿”之助也。李嘉诚能成宏业,“客卿”之功不可没。

而他所谓的“客卿”当然少不了作为老外的“洋大人们”。

一句话点评:管理者要用员工的长处。

5.与员工同甘共乐

松鼠、针和手套在一起,他们生活得很和睦。有一天,他们一起到森林里去找好东西。松鼠和手套并排走着,针跟在他们后面一蹦一跳地往前赶。

他们走了很久很久,没有找到任何好东西,三个朋友很不高兴。突然,针发现了一个小水塘,他高兴得叫了起来:

“松鼠、手套,你们快来呀!我找到了一个好东西,你们快来看呀!”

松鼠和手套飞快地跑过去,以为针找到了什么好东西。可是过来一看,原来是个小水塘。他们非常失望,对针说:

“你就找了这么个东西?”

“是啊,”针回答说:“难道你们还嫌少吗?”

“哎呀,你也太古怪了,就为了这么一个小水塘还把我们叫过来看!”松鼠和手套带着一肚子怨气回去了,针也跟在他们后面一跳一蹦地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一起到森林里去。松鼠和手套在前面走,针跟在他们后面。他们走了很久很久,后来,针发现了一个树桩,又像昨天一样叫了起来:

“松鼠、手套,你们快来呀!我找到了一个好东西,你们快来看呀!”

松鼠和手套以为针真的找到了什么好东西,就急急忙忙跑过去,没想到,原来是一个烂树桩。他们火冒三丈,真想把针敲扁了!后来,他们总算和解了,松鼠和手套在前面走,针跟在他们后面,又一起回了家。

又过了一夜,天刚蒙蒙亮,三个朋友就在一起商议:他们已经扑了两次空,还值不值得再到森林里去一趟呢?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还是再去试一试。松鼠和手套还在前面走,针还是一跳一蹦地在后面跟着。前面的伙伴又是什么都没有找到。针独自在后面东找找,西看看,他跑到一大片沼泽地,用他的一只眼睛细心地观察,终于发现了一头鹿,他立即躲到草丛里。

鹿过来吃草了,针也被它吞到了肚子里。针在鹿肚子里到处戳,这头鹿终于疼死了。针又从鹿肚里爬了出来,大声地喊道:

“松鼠、手套,你们快来呀!我找到了一样好东西,你们快来看呀!”

松鼠和手套听到针又在叫他们,生怕再次受骗,互相商量说:

“要是他真的找到了好东西.我们就去看。可是,谁知道他这次是不是又在撒谎呢?”

他们翻来覆去地商量,认为还是眼见为实,决定还是再去看一看。到了那里,看到一头死鹿,使他们喜出望外。手套围着这头鹿看了又看,松鼠溜溜圆的眼睛也转个不停,对针找到的这件好东西赞叹不已。针对他们说:

“我已经把鹿戳死了,现在该你们去煮了!”

松鼠和手套连连点头,开始忙碌起来。松鼠咬碎了老树桩,手套提来了塘里的水,针找到的三样东西都派上了用场。篝火熊熊,不一会,鹿煮熟了,他们一起吃了一顿美餐。用过美餐后,松鼠和手套商量,要把针推为三人中的首领。他们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