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新政得新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秦始皇二十八年八月,彭城行辕。

时值仲秋,淮水之滨暑热未消。皇帝玄色銮驾自琅琊南下,于此暂驻,旌旗在秋阳下纹丝不动,唯有蝉声嘶鸣不休。

行辕偏殿内,沉香袅袅。齐太后与吕雉对坐,几案上摊开着新政诸项支出的简册。竹简堆叠如山,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天工院造舰、拓远司远航、北疆立市、各郡慈壤铺设等一应开支。

"新政诸策,皆是固本良谋。"齐太后将一卷标注着巨大数额的竹简轻轻推至案中,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凝重,"然桩桩件件,皆需海量钱帛。少府家底虽厚,近来少府令也已诸多怨念,若不是赵府令从中斡旋,只怕难以为继。"

吕雉凝视着简册上触目惊心的数字,纤细的指尖在"楼船造价"一项上停留良久,接口道:"太夫人所虑极是。东海硫磺矿虽好,终是远水难解近渴。当下之困,必需一道活水,方能盘活全局。"

便在此时,殿外侍者高声禀报,声音穿透重重帷幕:"陛下,蜀地妇巴清,于行辕外求见,言有安邦定策献上。"

嬴政目光微抬,掠过案上堆积的简册:"宣。"

巴清垂首趋步而入。这位名动天下的女商身着素色深衣,发髻简洁,唯有腰间一枚温润玉佩显露出不凡的身家。她步履沉稳,在御阶前三步处停下,深深跪拜。

骊山陵寝停工,她家族经营丹砂水银的供奉之路受阻,此业虽非全部,亦是家中重要进项。陛下又在琅琊刻石明志:"上农除末",字字如刀。危机四伏中,她听闻坤元阁主事的吕雉与太夫人皆是齐人,忽然忆起齐之《管子·牧民》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之语,这让她看到了生机。而《管子·国蓄》中"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的轻重之术,以及《管子·揆度》中"物之轻重相什而相伯,故物不得有常固"的物价调控之理,正是她此次面圣、抓住生机的必要手段。

她匍匐于御阶之下,声音清晰沉着,在寂静的殿中回荡:

"陛下!民妇巴清,僻处西陲,沐浴天恩,得见新政更化,不胜欢忭!今愿献上家族经营数十载之商道网络与流通门路,恳请陛下,允民妇以此微末之技,为陛下新政效力于平准均输之事!使货畅其流,国用丰盈!伏惟陛下圣裁!"

嬴政听罢,目光锐利如刀,在这位跪伏的女子身上停留良久。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皇帝的反应。少府钱财捉襟见肘,正是用人之际,而这巴清,不仅富可敌国,更深谙货殖流转之道。

"善!"皇帝的声音终于打破沉寂,带着不容错辨的赞许,"尔一妇人,有此见识,难得忠悃。"他略一沉吟,已做出决断,"巴清献策有功,当立为天下典范。具体封赏,着坤元阁拟旨呈报。"

诏书很快拟就。当那卷决定她与家族命运的帛书由谒者令于朝会上高声宣读时,其辞简意赅,却字字千钧,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朝臣耳边:

"皇帝诏曰:

咨尔蜀妇巴清,献商道之功,忠悃可嘉。特赐殊恩,以旌其功:

一、赐尔父族双字功勋姓------优巴!

二、赐尔双字功勋姓------巴清!

三、赐封通惠君,晋位坤元阁,参赞机要!

四、允其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五、赐驷马安车,授鼓吹旌节,仪同列卿!

六、敕建通惠石坊于咸阳枢要,图其形影功绩于麒麟阁!

七、赐其身后陪陵骊山,同享春秋国祭,与国同休!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此诏一出,满朝骇然。赏功之隆,竟至于斯!一个女子,竟得封君之位,享如此殊荣,可谓旷古未有。

旋即,由少府与宗□□联合拟定的《双字功勋姓恩遇通则》明发天下,其文冷峻,条条皆实:

《双字功勋姓恩遇通则》

凡双字功勋姓,无论父系、母系,皆享如下恩遇:

一、家族商队过关津,走专用通道,优先查验放行。

二、持符节可入太医院下属官署求诊。

三、涉及家族诉讼,地方官优先审理。

另,依功定阶,恩遇有别:

母系勋姓,首代享百年恩荫,开创者可自择十人共承此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