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南一之一(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附錄】問:「《兔罝》詩作賦看得否?」曰:「亦可作賦看,但其辭上下相應,恐當為興,然亦是興之賦。」可舉。

【纂疏】毛氏曰:「杙音弋,橜音掘也。」嚴氏曰:「丁丁,椓伐杙橜之聲。」孔氏曰:「扞蔽如盾,防守如城。」先生《初解》:「文王時,周人之詩極其尊稱,不過曰『公侯』而已,亦文王未稱王之一驗也[39]。凡《雅》《頌》稱『王』者,皆追王後所作爾。」

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叶渠之反。

興也。逵,九達之道。仇,與逑同。康衡引《關雎》亦作仇字。公侯善匹,猶曰聖人之耦,則非特干城而已,歎美之無已也。下章放此。

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興也。中林,林中。腹心,同心同德之謂,則又非特好仇而已也。

《兔罝》三章,章四句。

【纂疏】一說:歐陽氏曰:「所謂武夫者,論才德[40],在周盛時不過方叔、召虎、吉甫之徒三數人。《春秋》所載諸侯賢大夫,亦不過國有三數人。今說詩者泥於《序》文『莫不好德,賢人衆多』之說,因以謂周南舉國皆賢[41],下至兔罝之人,皆負方、召、吉甫,春秋賢人大夫之才[42],又近誣矣。」又《詩本義》曰:「捕兔之人布網道路林木之下,肅肅嚴整,使兔不能越逸,以興周南之君列武夫守禦,赳赳勇力[43],外可扞其民[44],內可為公侯好匹,忠信又可倚為腹心,以見周南之君所任守禦之夫猶如此也。」

采采芣音浮苢音以,薄言采叶此履反之[45]。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叶羽已反。

賦也。芣苢,車前也,大葉長穗,好生道旁。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婦人無事,相與采此芣苢,而賦其事以相樂也。采之未詳何用。或曰:其子治難産。

【纂疏】毛氏曰:「車前,亦名馬舄。」山陰陸氏曰:「《列子》云:『生於陵阜則為陵舄。』」陸氏曰:「幽州謂牛舌草。」孔氏曰:「江東謂蝦衣。」

采采芣苢,薄言掇都奪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力活反之。

賦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

采采芣苢,薄言袺音結之。采采芣苢,薄言襭户結反之。

賦也。袺,以衣貯之而執其袵也。襭,以衣貯之而扱其袵於帶間也。

《芣苢》三章,章四句。

南有喬木,不可休息吳氏曰:《韓詩》作「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叶古曠反矣,不可泳叶于誑反思。江之永叶弋亮反矣,不可方叶甫妄反思。

興而比也。上竦無枝曰喬。思,語辭也,篇内同。漢水,出興元府嶓冢山,至漢陽軍大别山入江。江漢之俗,其女好遊,漢魏以後猶然,如《大堤》之曲可見也。泳,潜行也。江水出永康軍岷山,東流與漢水合,東北入海[46]。永,長也。方,桴也。○文王之化,自近而遠,先及于江漢之間,而有以變其**亂之俗。故其出遊之女,人望見之,而知其端莊靜一,非復前日之可求矣。因以喬木起興,江漢為比,而反復詠歎之也。

【附錄】《周南·漢廣》《汝墳》諸詩皆是說婦人,如此則文王之化只化及婦人,不化及男子。只看他大意,恁地拘不得。又曰:「《漢廣》遊女求而不可得,《行露》之男不能侵淩正女[47],豈當時婦人蒙化,而男子則非?亦是偶然有此樣詩說得一邊。」問:「『漢之廣矣』至『不可方思』,此是興,何如?」曰:「主意只說『漢有游女,不可求思』兩句,六句是反覆說。如『奕奕寢廟』至『遇犬獲之』,上下六句,亦只興出『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兩句。」賀孫。問:「文王時,紂在河北,故化只行于江漢[48]?」曰:「然。西方亦有玁狁。」賀孫。

【纂疏】孔氏曰:「《傳》言『思,辭』,然後始言漢上游女,疑『息』字作『思』。詩之大體,韻在辭上,疑『休』、『求』為韻,二字俱作『思』。」郭氏曰:「『思』,語辭。或用之末句,如此詩;或用之首句,如『思齊大任』。泳,水底行。」嚴氏曰:「孫炎云:『方,水中為簰筏[49],編竹曰筏[50],小曰桴,桴亦作泭。』」又曰:「喬竦之木不可休,興高潔之女不可求。漢廣不可泳,江水不可方,見其正潔之意,使人望之而暴慢之意不作。」

翹翹祈遙反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叶滿補反。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興而比也。翹翹,秀起之貌。錯,雜也。楚,木名,荆屬。之子,指游女也。秣,飼也。○以錯薪起興而欲秣其馬,則悦之至;以江漢為比而歎其終不可求,則敬之深。

【纂疏】孔氏曰[51]:「楚在錯薪中尤翹翹。」歐陽氏曰:「後二章極陳其情[52],雖可悅而不可求,則見文王之化被人深矣。」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力俱反。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興而比也。蔞,蔞蒿也,葉似艾,青白色,長數寸,生水澤中。駒,馬之小者。

【纂疏】陸氏曰:「蔞蒿,正月根芽生,旁莖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53],葉又可蒸為茹。」《釋文》曰:「馬二歲曰駒。」

《漢廣》三章,章八句。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叶莫悲切[54]。未見君子,惄乃歷反如調張留反飢。

賦也。遵,循也。汝水出汝州天息山,逕蔡潁州入淮。墳,大防也。枝曰條,榦曰枚。惄,飢意也。調,一作輖,重也。○汝旁之國,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婦人喜其君子行役而歸,因記其未歸之時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賦之也。

【附錄】陳君舉《詩》言《汝墳》是已被文王之化者,《江》《漢》是聞文王之化而未被其澤者,却有意思。大雅。

【纂疏】孔氏曰:「墳謂崖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東萊呂氏曰:「《爾雅》曰:『汝為墳。』又曰:『汝有濆[55]。』董氏曰:『謂大水溢出,别為小水,故知墳當作濆。郭璞引「遵彼汝濆」以證《爾雅》,晉世《詩》本猶為濆也[56]。』」嚴氏曰[57]:「汝水,周南之水。」程子曰:「君子從役于外,婦人為樵薪之事。」嚴氏曰:「親伐薪,則庶人之妻。」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以自反。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賦也。斬而復生曰肄。遐,遠也。○伐其枚而又伐其肄,則踰年矣。至是乃見其君子之歸,而喜其不遠棄我也。

魴符方反魚赬勅貞反尾,王室如燬音毁。雖則如燬,父母孔邇。

比也。魴,魚名,身廣而薄,少力細鱗。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王室,指紂所都也。燬,焚也。父母,指文王也。孔,甚。邇,近也。○是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國以事紂,故汝墳之人,猶以文王之命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曰:汝之勞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雖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勞矣。此序所謂「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者。蓋曰雖其别離之久,思念之深,而其所以相告語者,獨有尊君親上之意,而無情愛狎昵之私,則其德澤之深,風化之美,皆可見矣。一說,父母甚近,不可以懈於王事而貽其憂,亦通。

愚按:此章說者皆就「魴魚赬尾」上說婦人閔其夫行役之勞,「王室如燬」以下說婦人勉其夫以正,恐不但以《小序》說詩,反成以《詩》說《小序》,此先生去《小序》而未盡也。竊謂詩人自說「魴魚赬尾」,以興「王室如燬」一句,若曰魴魚則赬尾矣,王室則如燬矣,「赬」與「燬」二字相應。又曰「雖則如燬」,而文王之為我父母則甚邇也,豈婦人見其夫之歸而相慰勞之辭乎?詩意不過如此,魴魚赬尾何預行役之勞事,而必欲強解以求合《序》,可乎?魴魚尾本赤,不必言勞而後赤。按李氏引《說文》及《字林》皆曰:「魴,赤尾魚。」又引晉安《海物記》曰:「橘鬣魚猶今魴魚,尾赤,鬣似橘。」且曰:「觀此數說,其實言尾本赤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