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文化现代化的学术支撑是文化学(第9页)
[278]参见李宗桂:《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载《哲学研究》,2001(1)。
[279]参见吴文藻:《论文化表格》,载[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280]参见庞朴:《稂莠集》,6~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8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48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28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72页。
[283]参见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345~346页。
[284]RobertRedfield。PreseyandCulture。UyofChicagoPress。1956。
[285]所谓小传统,文化学者一般认为,是指具有地方社区或地域性特色的文化传统。它相对于大传统而言。小传统的文化,一般有很强的区域性,变易性较大。当受到别的文化冲击时,其文化结构就会重组,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28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167~169页。
[287]张申府,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者之一,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的胞兄,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288]张申府:《文明或文化》,载《东方杂志》半月刊,1926(12)。
[289]该书同年分别由中国文化学会、正中书局在广州出版。
[290]黄文山:《文化学的建立》,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所,1948。
[291]黄文山:《文化学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广州,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1949。
[292]陈序经:《文化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293]钱穆:《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局,1952。
[294]黄文山:《文化学体系》,台北,中华书局,1968。该书后来一版再版。
[295]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296]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297]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
[298]杨镜江:《文化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99]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00]梅新林,赵育光主编:《现代文化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
[301]李荣善:《文化学引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302]向翔:《哲学文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303]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04]邬昆如的八大卷《文化哲学讲录》,前六卷由台北的东大图书公司于1979年至1990年出版,后两卷由辅仁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
[305]刘述先:《文化哲学的试探》,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
[306]刘述先:《文化哲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07]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08]吴克礼主编:《文化学教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09]陈建宪主编:《文化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10][俄]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文化学》,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311]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拙文:《简议文化学科的建设与文化学学位的设置》,载《中山大学高教研究》,1996(3);《世纪之交中国大陆文化研究的新气象》,载香港《明报月刊》,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