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理论(第3页)
关于艺术批评,克罗齐在《美学纲要》中作了较具体的论述。他首先批评了三种片面的批评概念。第一种批评概念把文艺批评看成是一个脾气古怪而又专横的、学究气十足的教师,可以对艺术横加指责、发号施令。克罗齐认为,其实文艺批评所处的地位既无法支持也无法损害艺术家。第二种批评概念把批评看作是区分艺术中的美与丑。克罗齐指出,批评没有必要区分美和丑,因为艺术本身就是这种区分,真正的艺术就是美。第三种批评概念把批评看作是对作品作解释和评论。克罗齐认为,这种批评使自己小于艺术作品,其职责只是为艺术作品掸灰。
那么真正的批评应具备什么条件呢?克罗齐认为,首先要具备三个必要的条件。这就是:艺术品、鉴赏力、历史性注释。但是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批评只是工匠式的批评,即它只是单纯的复制艺术品。因此批评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哲学的把握。克罗齐说:“批评家不是工匠加乎于艺术作品,而是哲学家加乎于艺术作品:收到的意象既要被保存下来又要被超越,否则批评家的工作就没完成”[34],因此批评不是纯粹的鉴赏加注释,而是在此基础上的哲学的超越和把握,批评应大于甚至高于艺术。
总之,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合理因素与片面之处往往掺和在一起,我们应对它加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首先,我们应看到克罗齐在强调艺术是纯粹的直觉的同时,也承认艺术中存在着理念、历史、道德、概念等东西,只不过它们经过心灵的审美综合,变成直觉品了。他还认为心灵的其他三种活动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素材,从而制约着直觉活动。其次,克罗齐虽然竭力抬高非理性的直觉活动的地位,但他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欲本能说和各种审美快感主义,厌恶色情的、追求享乐的现代艺术和神秘主义艺术,表明他的审美趣味是健康严肃的。再次,克罗齐所说的直觉活动完全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活动,因为他所说的直觉是赋予形式的活动,具有清晰、明确的性质。由此可见,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中,非理性的直觉主义无疑是主导倾向,但它背后不同程度地掩藏着一些合乎理性的思想,这是应加以区别和注意的。
[1]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7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同上书,57页。
[3]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300页。
[4]同上书,7页。
[5]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2页。
[6]同上书,14页。
[7]同上书,15页。
[8]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59~60页。
[9]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07~108页。
[10]同上书,109页。
[11]同上书,240页。
[1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213页。
[14]同上书,215页。
[15]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27~128页。
[16]同上书,29页。
[17]同上书,217页。
[18]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225页。
[19]同上书,124~125页。
[20]同上书,246页。
[21]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246页。
[22]同上书,248页。
[23]同上书,252页。
[24]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26页。
[25]同上书,253页。
[26]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267页。
[27]同上书,318页。
[28]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53页。
[29]同上书,243~244页。
[30]同上书,161页。
[31]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53~163页。
[3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129页。
[33]同上书,137页。
[34]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280页。
[35]同上书,2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