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继承批判与超越(第1页)
第四节科学社会主义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继承、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完成了对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扬弃与改造,促成了社会主义由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对乌托邦社会主义既有继承,也有批判,更有超越。
一、科学社会主义对乌托邦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继承
(一)科学社会主义充分吸收和利用了乌托邦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想材料
乌托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提供了后人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这些材料被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充分吸收和利用。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绝不是唯一的阶段。在它之前,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路;在它之后,人类社会仍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形态,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正像私有制取代原始公有制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一样。但是,这种进步是以沉重的社会代价换来的。无论是个人的勤劳还是所谓“资本主义精神”都不能掩盖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与残酷。支撑着资本主义财富大厦的是劳动者的累累白骨,填充资本家贪婪无厌的钱袋的是无产者的血汗。对于资本主义乃至一切私有制下人类社会的进步,恩格斯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目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如果说在文明时代的怀抱中科学曾经日益发展,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一再出现,那也不过是因为现代的一切积聚财富的成就不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罢了。”[32]
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取得的进步,同时也要承认这一进步所付出的高昂代价,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但是,资产阶级制度的卫道士却希望把前者无限放大而把后者极力抹杀掉。不过,历史的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遮掩得了的。所谓“莫为无人轻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卷帙浩繁的“正史”所要湮灭的资本主义的“原罪”而今却清清楚楚地展现在后代子孙的眼前。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们的功绩。在“正史”中,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社会被描绘成盗匪横行的世界,而政府则颁布种种法令来整饬风化。托马斯·莫尔所要告诉人们的却是这些横行的“盗匪”们究竟来自何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把历史的真实记载下来,告诉同时代人尤其是后代子孙,使得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真实材料来揭示被资产阶级的华美诺言所遮蔽了的“羊吃人”的本质。这是他们贡献给人类社会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为后人科学地、全面地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史提供了帮助。
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对它的批判也有一个不断向深广发展的过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从批判资本原始积累开始,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的商业和金融业,直至全面批判资本主义的工业、商业和银行业,并相应地从批判资产阶级的某个阶层进而批判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这些批判使人们比较清楚和全面地了解了资本主义的全貌。他们从控诉新生的资产者的血腥掠夺到全面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弊病,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的种种腐朽、丑恶现象,到抨击它的整个制度本身,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存在的种种弊病,认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不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活了的奴隶制,是以新的更完善的集体奴役代替了野蛮时期的个人奴役,雇佣劳动就是奴隶劳动,资本主义的工厂就是“温和的监狱”;认为资本主义商业“不过是有组织的合法的抢劫行为”,是资本主义罪恶的集中表现;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现代工业企业的成就是建立在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基础之上的;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一种“由过剩所引起的”“多血症的危机”。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全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强调历史上和现存的一切政权都不过是为了少数剥削者的利益,使用暴力和欺骗手段压迫和掠夺生产者阶级的工具。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对穷人来说都不过是谎言和骗局。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无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它冷酷的利己主义;认为资产阶级道德家的虚伪说教不过是为金钱所收买的、在“卑鄙商业精神面前下跪”的“科学”。
乌托邦社会主义抨击了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得出了必须改造现实社会的结论,其中不少人还提出了废除私有制的主张。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中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早年所进行的共产主义宣传和后来的许多著作中,都充分利用了这些批判材料。例如,恩格斯撰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的进展》一文初步勾勒出了欧洲大陆上从闵采尔到魏特林的大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脉络。再如,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年还曾计划出版英法两国乌托邦社会主义的优秀著作,以配合他们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斗争,当时由恩格斯翻译并写了前言和结束语的《傅立叶论商业片断》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又如,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专门的“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一章,其中除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封建的、资产阶级和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外,还对“批判的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其后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与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反杜林论》中都有不少地方征引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批判材料。
(二)科学社会主义充分吸收了乌托邦社会主义对来社会描绘和构想中的科学成分
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在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这些思想和思想的萌芽,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人类思想史的宝贵财富,其中大多为科学社会主义继承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择其荦荦大者,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乌托邦社会主义发展到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时期,三大空想家已开始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一个有规律的前进过程,并已认识到每一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都是过去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一社会都包含着前一社会制度的残余以及未来社会的萌芽。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是旧的封建制度和未来社会制度之间的一个“中间的和过渡的体系”的结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与奴隶制度取代原始社会都是历史的一种进步,人类的黄金时代不属于过去,而是在将来。不仅如此,在圣西门那里,“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的思想也已经以萌芽状态表现出来,欧文更是敏锐地注意到了机器大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存在着的根本性矛盾与冲突。
(2)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思想。不少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在设计未来社会的时候,都提出了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建立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的主张。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人参加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的一种本能和需要;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无论什么工作,都同样会受到尊敬。劳动与享受的同一性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实现,劳动也因而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成为一种享受。在理想社会里,人们已经摆脱了自私自利思想,人人都热爱社会,人们都关心集体生活,人人都相互关心和帮助,这是一个自由和谐的新社会。
(3)关于劳动光荣与劳动改造的思想。废除雇佣劳动制是几乎所有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共识。以莫尔、温斯坦莱等为代表,在强调理想社会人人都应当参加劳动的同时,又把劳动视为一种惩戒手段,要通过劳动改造挽救过错者与罪犯,这个思想有其合理成分。以康帕内拉、梅叶、摩莱里等人为代表,则把劳动视为公民的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并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思想。在他们看来,劳动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而且也是锤炼人的优秀品质和良好道德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的思想。几乎所有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都注意到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因此,几乎所有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在设计未来社会的生产模式时都强调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的重要性,其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以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除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之外,他们还同时设想妥善地组织社会生活,实现生活的社会化。
(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用新型分工代替旧式分工的思想。在他们的理想社会里,由于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由于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着生产劳动,由于不再有贫富差别,人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和处于同样的生活环境,因此人人都将成为与旧世界的人完全不同的新人,人人都将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拥有新思想、新感情、新精神、新道德、新习惯、新语言和新的行为方式,人人将获得最大的幸福和康乐。由于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人,旧式的社会分工将被消灭,取而代之的是自由选择工种、自由调换工种和短时工作制,雇佣劳动、强迫劳动、痛苦劳动将被自由的、自觉的、欢乐的劳动所取代,残酷的自由竞争也将被愉快的劳动竞赛所取代。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工作的。
(6)关于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的思想。大多数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所构想的未来社会都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不管他们的理想社会在具体设计方面差别多大,也不管这个理想社会是否仍然保存着贫富差别和等级上的差异,但在和谐这一点是却是共同的。这里不再有残酷竞争,不再有尔虞我诈,不再有贪婪、争讼、掠夺等一切罪恶与祸害,有的只是和谐与完美:不仅有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谐美满的两性关系,而且还有和谐完善的天人关系。
(7)关于大力发展科学,繁荣艺术,普及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他们的理想社会里,应当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艺的现有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培养德、智、体、行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使得人们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也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为了使人们有知识和熟悉科学、艺术,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事业,而且从幼儿教育开始。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还强调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不普及教育,共产主义社会就无法实现;而如果过早地在那些没有普及教育的地方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其结果只能是灾难。
(8)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的思想。在莫尔的乌托邦里,就已有了消除城乡对立的思想。这一思想到傅立叶、欧文那里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和成熟。傅立叶的法郎吉就是一种城乡结合、工农业生产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生产与消费结合的新型协作组织,其目的就是要把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商业劳动、家务劳动、教育劳动、科学劳动、艺术劳动统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生产和经营的整体。欧文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也是一个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一个城乡和谐的有机整体,一个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消灭了阶级特权和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