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资源特征(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全省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利用困难,只有部分地下水资源被利用。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影响,骨干水利工程较少,大中型蓄水工程不多。全省已建成的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中,无一座大型支撑性水库,中型水库也仅有36座,占全省水库总数的1。55%,其余均为小型水库和山塘、堰,蓄水保水能力差,灌溉、供水保证率低,水量调节能力弱。水利建设相对落后,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8。3%,工程性缺水特征显著。

(四)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严重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流经贵州省的两部分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经城市和工矿区的河段污染更为严重。南明河、湘江、锦江、清水江等河流的平均污染负荷综合指数8。53。据2000年全省29条主要河流的43个监测断面值的监测结果,对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有23。3%的河段水质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喀斯特地区基岩多裂隙,形成地下地上双重空间结构,使地表水污染经裂隙、漏斗转入地下。这一过程既缺乏过滤,又缺乏溶解氧、阳光,微生物繁殖慢,因此水体自净能力差。往往形成点、线、面、体的全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导致严重的水性疾病流行,伤寒、痢疾、肝炎等水性疾病发病率始终位居全国前三位。

(五)水资源供不应求

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中针对发展的实际提出:2011~2020年,建设骨干水源工程521处。截至2020年,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将达到159×108m3。2015年以前规划实施重点骨干水源工程382处。但由于农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污染、人口增长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饮水困难仍需进一步改善和解决。

四、种类繁多,利用价值广泛的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贵州维管束植物组成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具有种类丰富、用途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部分植物资源经济价值高,生产潜力大。贵州植物资源有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农作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资源六类。

1。森林资源

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贵州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42。5%,高于全国20。36%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2。7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108m3。主要森林种类有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用林和竹林等。森林资源的分布以黔东南最多,森林覆盖率达47。2%,其次是黔南,森林覆盖率为36。5%,最低的是六盘水和安顺。

2。草地资源

贵州有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各类草山草坡面积为427。02×104h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3%。草地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分别占贵州草地总面积的17%和16。8%,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如果以县级行政单位计算,草地面积最多的是威宁、水城、望谟、黎平、盘县和罗甸,其中威宁达到13。81×104hm2。

3。农作物资源

贵州农作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及薯类为主,豆类有大豆、蚕豆、绿豆、小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有烟叶、茶、甘蔗、蚕桑等;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

4。药用植物资源

贵州特定的山区环境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据《贵州植物志》和有关考察研究文献等资料统计,贵州植物种类有6500种左右,其中药用植物275科,1384属,2987种,约占全国主要药用植物的61。2%,其中药用高等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2802种,并有北温带、温带、南亚热带,甚至热带的植物类群和一些过渡成分,素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的说法,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等6种。此外,天麻、杜仲、厚朴、黔党参、何首乌、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南沙参、冰球子、灵芝等30多种,具有“地道中药材”的美称,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表2。1贵州药用植物资源统计

5。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贵州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600余种,以纤维、芳香、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资源为主,其中刺梨、猕猴桃、食用菌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还有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资源200余种;具有抗污染能力的环保植物资源40余种。

6。珍稀植物资源

贵州有74种珍稀植物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贵州苏铁、宽叶水韭、贵州水韭、单性木兰、珙桐、光叶珙桐、梵净山冷杉、银杉、南方红豆杉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9种。

(二)动物资源

贵州有野生动物及珍稀动物1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华南虎、云豹、豹、白鹤、黑鹤、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颈长尾雉白头鹤等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2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红脸雨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等。人为活动的加剧对其生存环境不断破坏和长期过度的猎取,致使一些资源动物分布零散,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已有不少种类处于稀有、濒危状态。

五、矿产资源优势明显

(一)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显著

贵州具有矿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矿种众多等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依据保有储量排位,贵州名列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41种,其中排第一位至第五位的有28种。居首位的达到8种,位列第二、第三的分别有8种和5种。尤以煤、磷、铝土矿、汞、锑、锰、金、重晶石、硫铁矿、稀土、水泥原料及多种用途的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等矿产最具优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人均与单位面积占有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