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檜一之十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序》:「疾恣也。國人疾其君之**恣,而思無情慾者也。」

此《序》之誤,說見本篇。

匪風發叶方月反兮,匪車偈起竭反兮。顧瞻周道,中心怛都逹反,叶旦悦反兮。

賦也。發,飄揚貌。偈,疾驅貌。周道,適周之路也。怛,傷也。○周室衰微,賢人憂歎而作此詩。言常時風發而車偈,而中心怛然。今非風發也,非車偈也,特顧瞻周道而思王室之陵遟,故中心為之怛然耳。

匪風飄符遥反,叶匹妙反兮,匪車嘌匹遥反[11],叶匹妙反兮。顧瞻周道,中心弔兮。

賦也。回風曰飄[12]。嘌,漂摇不安之貌。弔,亦傷也。

誰能亨魚普庚反[13]?溉古愛反之釜符甫反鬵音尋。誰將西歸?懷之好音。

興也。溉,滌也。鬵,釜屬。孔氏曰:「孫炎云:『關東謂甑為鬵。』亨魚用釜不用甑,以其俱是食器[14],故連言之耳。」西歸,歸于周也。鄭氏曰:「檜在周之東,故言西歸。」○誰能亨魚乎?有則我願為之溉其釜鬵。誰將西歸乎?有則我願慰之以好音。以見思之之甚,但有西歸之人,即思有以厚之也。

《匪風》三章,章四句。黄實夫曰:「周之得民,當於此詩觀之。」輔氏曰:「王政不綱,周室陵遲,諸侯放恣,無復知有尊王之義者,而詩人顧瞻周道而為之憂傷。聞有歸周之人,則為之嘆慕慰勉,而不能自已如此。熟讀而詳玩之,則足以見君臣之彝矣。」呂東萊曰:「《匪風》《下泉》思周之詩,獨作於曹、檜,何也?曰:政出天子,則强不陵弱,各得其所;政出諸侯,則徵發之煩,共億之困,征伐之暴,唯小國偏受其害,所以睠懷宗周為獨切也。戰國時,房喜謂韓王曰:『大國惡有天子,而小國利之。』以此二詩驗之,其理益明。」

《序》:「思周道也。國小政亂,憂及禍難,而思周道焉。」

詩言「周道」,但謂適周之路,如《四牡》所謂「周道逶遲」耳。《序》言「思周道」者,蓋不達此意也。

檜國四篇,十二章,四十五句。

[1]「重黎之弟」至「四曰檜人」,據《毛詩正義》卷七之二,實為孔氏引《楚世家》文。

[2]「武」,朱熹《詩集傳》卷七作「桓」,據《毛詩正義》卷七之二「桓公謀滅虢、檜,至平王之初,武公滅之」,故仍當作「武」。

[3]「曜」原作「耀」,據朱熹《詩集傳》卷七改。

[4]「輔」原作「蘇」,據明修本及輔廣《詩童子問》卷七改。

[5]「哀遽之狀」四字,諸本皆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七補。

[6]此處所引「孔氏曰」云云,見於《毛詩正義》卷十五之二《采菽》疏,實為孔氏所引《易乾鑿度》注文。

[7]「佃」,《毛詩正義》卷十五之二作「田」。按「佃」古同「畋」,「田」亦通「畋」,則三字古通用也。

[8]「三年」上,《禮記》卷二十《喪服四制》有「斬衰」二字。

[9]「為君三年」,《禮記》卷二十《喪服四制》作「故為君亦斬衰三年」。

[10]按,《論語·陽貨》篇「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在「予也」句之上,此處所引與原文次序不同。

[11]「匹」原作「符」,據朱熹《詩集傳》卷七改。

[12]「曰」原作「謂之」,據朱熹《詩集傳》卷七改。

[13]「普庚反」,原無,據朱熹《詩集傳》卷七補。

[14]「器」,原無,據《毛詩正義》卷七之二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