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1(第3页)
卧槽!卧槽!卧槽!我知道缨神迟早会拿诺奖,但25岁!独享!学弟给各位大佬跪了![膜拜]
4楼(用户:清青食堂打饭员):
记得叶教授小时候(对,他11岁就在清华了)最爱吃我们窗口的糖醋排骨,后来去了高等研究院也常来。今天免费加勺排骨!与有荣焉!
5楼(数学科学学院-李同学):
作为同时听过叶神数学和物理讲座的幸运儿,我只能说,他的思维已经不在三维了……恭喜叶神!菲尔茨+诺奖,下一个是不是要冲击化学奖实现理科大满贯了?[狗头]
6楼(用户:历史记录者):
科普时间:叶濯缨,11岁以高考745分入校,18岁获高斯奖,22岁菲尔茨奖,23岁图灵奖,25岁诺贝尔奖。其在校期间发表的5篇Nature、2篇Sce均被列为高被引论文。这履历,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7楼(用户:嗑cp的文科生):
只有我注意到获奖感言里感谢了“那个人”吗?指的是汤睿学长吧?(汤睿也是我校杰出校友!)诺奖典礼求婚!这是什么清华情侣顶配![感动到落泪]
8楼(用户:压力山大的博士生):
叶神的存在,让我深刻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参差……我25岁还在为博士论文头秃,人家已经站上科学巅峰了。算了,今天不卷了,去吃碗排骨庆祝一下!
9楼(工物系-刘研究员):
“大一统理论”的意义远超奖项本身。它为我们核物理、材料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和方向。预计未来几年,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叶教授的工作,真正开创了一个时代。
10楼(用户:招生办志愿者):
(转发外部链接)快看!新华社、人民日报都报道了!标题:“中国青年科学家叶濯缨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明年的招生简章素材有了![链接]
11楼(用户:老校友):
我是60年代入学的老清华了。看到今天这个消息,老泪纵横。从我读书时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我们的学子能引领世界基础科学前沿,叶濯缨教授代表的是几代清华人、中国科研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祝贺母校!祝贺叶教授!
12楼(用户:求课表):
弱弱问一句,叶神……叶教授下学期还开《现代物理前沿选讲》吗?拼了命也要选上!(虽然大概率听不懂,但想沾沾仙气!)
13楼(用户:AI小白):
别忘了叶神还是图灵奖得主!深度求索的崛起就有他的关键算法!这才是真正的交叉学科大神!跪求叶教授也来信息学院开讲座!
14楼(用户:理性讨论):
叶教授的成功,固然有其天赋异禀,但也离不开清华提供的宽松学术环境和顶尖平台支持。从他11岁入校,学校就给予了极大的培养灵活性,这才是“破格录取”真正的意义所在。
15楼(用户:预言家):
我赌五毛,校园里很快会立起叶濯缨教授的雕像,就在老馆前面,和那些学术泰斗们在一起。
---
【本帖已设置为只读模式,讨论请移步相关分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