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诺奖1(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人物:几位掌舵各自商业帝国的“富一代”老友,包括地产大亨王建业、金融巨鳄李泽宽、科技巨头赵文杰(与深度求索赵文嘉同姓不同业)等。

---

精致的紫檀木圆桌上,珍馐美馔已过半巡,陈年普洱的香气氤氲缭绕。几人聊着宏观经济、国际形势,话题不经意间,转到了今天全球瞩目的新闻上。

“今天斯德哥尔摩那边,可是出了件大事。”李泽宽放下茶杯,慢悠悠地开口,语气里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审慎惊叹,“老叶家那个小儿子,叶濯缨,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座的都是人精,消息自然灵通,但由他提起,气氛还是微微一变。

“看到了。”王建业夹了一筷子清蒸东星斑,动作沉稳,眼神却锐利,“25岁,独享诺贝尔物理学奖。解决的是‘大一统理论’……这东西,我听我们集团的首席科学家简单解释过,是能把爱因斯坦和后代物理学家们最核心的难题串起来的玩意儿。意义非凡。”

他顿了顿,看向席间一位稍显沉默的老者——赵文杰,其创立的“华芯科技”在半导体领域举足轻重。“文杰,你是搞硬科技的,你给说说,这东西,分量到底有多重?”

赵文杰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平时严谨寡言的他,此刻眼中却流露出罕见的光彩:“不是‘多重’的问题,是‘开天辟地’。”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都静下来倾听。

“它暂时不会直接变成产品,但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像当年麦克斯韦方程预言了电磁波。未来几十甚至上百年,能源、材料、信息科技,所有依赖物理学的领域,都可能因此走上全新的、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道路。这孩子……叶濯缨,他不仅仅是得了个奖,他是为人类文明,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番评价,从一个以务实和苛刻著称的科技巨头口中说出,分量极重。席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煮水壶轻微的沸腾声。

“老叶……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王建业最终感慨道,语气复杂,有羡慕,更有一种超越商业竞争的敬佩。“我们这代人,拼死拼活,积累下这些家业,总想着儿孙能守住,或者更上一层楼。可看看人家叶濯缨,他走的这条路,创造的这种‘价值’,跟我们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我们积累财富,他创造的是能改变人类进程的‘知识资本’。”

李泽宽点头附和,精于计算的头脑立刻开始分析其连锁效应:“不错。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他不只是个纯学者。他11岁投资深度求索,眼光毒辣;13岁免费送出关键算法,格局宏大;几次出手帮汤睿化解危机,能力卓绝。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仅有顶尖的智慧,还有将智慧转化为现实影响力的意识和能力。”他看向赵文杰,“文杰,我记得你之前想挖他当你们集团的终身名誉顾问,开出了天价?”

赵文杰苦笑一下,带着一丝无奈和欣赏:“何止是天价,几乎是华芯科技未来利润的分成许诺了。但他婉拒了,理由是要专注于理论研究和……嗯,帮汤睿打理一些技术战略。”他顿了顿,“他现在,恐怕也看不上我们这点‘世俗’的报酬了。诺奖奖金对他而言是象征,他真正的价值,在于他那个大脑本身。”

“说到汤睿,”王建业若有所思,“汤家那小子,也是个有福气的。当初他跟叶濯缨在一起,圈子里还有些风言风语,现在看,这步棋走得,堪称神来之笔。有叶濯缨在身边,汤睿那个公司的技术护城河,深不可测啊。这比任何联姻、任何并购都来得稳固。”

李泽宽精明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所以,我们现在看待叶家,看待与叶家相关的深度求索、汤睿的公司,甚至叶濯舟的LunarHorizon,都不能再用老的眼光了。叶濯缨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最强的‘信用背书’和‘威慑力量’。跟他沾边的产业,都自带了一层‘未来科技’的光环。”

“更重要的是,”赵文杰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家国情怀,“他明确说过‘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他的‘玄武系统’和织网优先授权国内,这态度就很明确。未来他的大一统理论衍生出的任何可能应用,我相信他也会做出类似选择。这对我们国家在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意义重大。”

几位在商海沉浮数十年、见惯大风大浪的巨头,此刻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们意识到,这个年仅25岁的年轻人,已经以一种他们无法忽视、甚至需要仰视的方式,成为了一个能够影响国家产业命运和未来科技格局的“关键变量”。

王建业最终举起茶杯,以茶代酒:

“来,为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有幸见证这样一个天才的崛起,为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青年才俊——干杯。”

“也为提醒我们自己,这个世界,终究是属于智慧和未来的。”

茶杯轻碰,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间充满传统韵味的四合院里,几位富一代的掌舵者,共同向远在斯德哥尔摩的那位年轻天才,投去了超越商业竞争、充满复杂敬意的目光。叶濯缨这个名字,在他们心中,已然重若千钧。

以下是作者模拟的清华论坛群聊

主题:【置顶】【喜报】我校叶濯缨教授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楼(楼主-理学院管理员):

官方通报: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菲尔茨奖、图灵奖得主叶濯缨,因在“大一统理论”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荣获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特此祝贺![公告链接][获奖照片。jpg]

2楼(物理系-张教授):

作为曾经参与过叶教授博士资格考试的委员会成员之一,我必须说,这一天我们期待已久。他的“叶氏纲领”从提出到完善,展现出的洞察力是现象级的。这是清华的荣耀,更是中国物理学的里程碑!

3楼(用户:仰望缨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