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转折与创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1]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上”,“史馆移置”条、“修前代史”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87、1285页。

[22]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53页。

[23]王溥:《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上·诸司应送史馆事例”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85、1286页。

[24]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二《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69~3170页。

[25]以上见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蒲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书版社,2009年,第268~270页。

[26]以上见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七“五礼篇目”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83页。

[27]以上见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七“五礼篇目”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84页。

[28]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二》职官类,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77页。

[29]以上分见魏微等:《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二》古史、正史、杂史各篇小序,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59、957、962页。

[30]刘知幾:《史通》卷十一《史馆建置》,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8~293页。

[31]魏徵等:《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8页。

[32]据清人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统计:实存著录八百零三部,附亡书六十四部,合计八百六十七部。其所著录四部书存亡合计四千七百五十七种,四万九千四百六十七卷;此数不包括道经、佛经之数。

[33]《唐会要》卷三十六“修撰”条载:开元九年(721年),元行冲上《群书四部录》二百卷,其所著录二千六百五十五部,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此数与《新唐书·艺文志》序所说有出入。

[34]刘知幾:《史通》卷十《杂述》,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53页。

[35]参见叶德辉:《〈世说新语注〉引用书目》,见刘义庆:《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87~539页。

[36]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62页。

[37]参见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柳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9、5680页。

[38]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61、1462页。

[39]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十五《高士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44页。

[40]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李义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341页。

[41]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十五《高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42页。

[42]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39页。

[43]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柳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7页。

[44]详见拙作《唐代谱学和唐代社会》,载拙著《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45]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页。

[46]参见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30页。

[47]参见史念海、曹尔琴:《方志刍议》,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48]刘知幾:《史通》卷七《直书》,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0页。

[49]刘知幾:《史通》卷七《曲笔》,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3页。

[50]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51]刘知幾:《史通》卷二十《忤时》,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56页。

[52]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刘子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20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