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美的本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斯多葛学派还提出“种子理性”说(也有异译为“种子逻各斯”、“形成的力”的)来申述这种力。一方面,他们像赫拉克利特一样,认为种子理性是物质的,是万物的质料;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神才是内在于宇宙的能动的火,它是粗糙的元素的原初依据,有形的世界是由粗糙的元素构成的。这些粗糙的元素,最初来自神,最后复归于神。结果所有的存在物,或者是原初火(即神自身),或者是处于不同状态的神(因为万物来自神)。斯多葛学派进而又把神体解释为比较精致的质料、运动和形式的本原,构成宇宙万物的比较粗糙的质料,则是不动的和没有形式的,但它能接受运动和形式。因此,斯多葛学派的神、理性、天命,是能动的本原,相当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在自身中拥有万物的能动的形式,他们将其称为“种子理性”。但有时又认为种子理性是物质的,正如种子那样在个别事物的形式中展示自己。这样,斯多葛学派也就用这种种子理性说,进一步申述了他们的泛神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认为的:

斯多葛学派的自然观就是完全的泛神论。神、世界灵魂是火性的,同时是逻各斯,——是自然的合理的秩序和活动。[49]

这种种子理性说,在早期斯多葛学派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致有的哲学史家认为是他们的“体系的中心”[50]。以后,这种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新柏拉图学派和奥古斯丁的神学。斯多葛学派正是从这种泛神论自然观出发,肯定自然的美、宇宙的美。

公元前1、2世纪时折中主义哲学家艾修斯,继承亚里士多德亲炙弟子塞奥弗拉斯特(前371—前286年)的传统,在其专门辑录和概述希腊哲学家关于自然哲学的见解的著作《哲学家意见集成》中,记载到中期斯多葛学派波塞多纽肯定宇宙美的论述,从宇宙的球形、色彩、量的巨大来肯定宇宙的美:

宇宙是美的,这点,从它的形状、色彩和满天繁星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有一个胜过所有其他形状的球性……它的色彩也是美的。也由于它的巨大无比,它是美的。因为,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各种事物,它就像各种动物和树木那般美。这些现象都增添世界的美。[51]

将宇宙看作是球形,并视球形为完美,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巴门尼德的传统见解。西塞罗也记载到斯多葛学派,将整个宇宙看作是尽善尽美的:

实际上,除了那一无所求而是万物皆备,而且在它的所有细微末节的各部分中都尽善尽美的世界外,没有任何别的东西。[52]

斯多葛学派之所以崇尚宇宙美、自然美,除了与当时出现审美情趣上的崇尚返回自然有关外,更是与斯多葛学派的泛神论密切相关的。西塞罗那部讨论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学园派的神学的三卷本著作中就记载到,整个自然和绘画、手工艺等技艺产品一样,都是制作完美的产品:

正像绘画、手工艺和其他的技艺一样,归结为制作完美的作品;在整个自然中,也一定甚至更加必然产生某些制作完美的和终极的东西。[53]

既然绘画等是由艺术家制作的,那么作为制作完美的和终极的东西的整个自然,同样也有它的制作者,这个制作者不言而喻就是神。西塞罗正是在这同一部著作中,记载到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芝诺,就将大自然看作是艺术家:

(按照芝诺的看法)创造和生产是艺术(技艺)的典型特征,但是我们的手所做的一切,都是由大自然更为艺术化地做成的;正像我已经说过的那样,创世之火是其他各门艺术的老师。由于这种原因,大自然在它的所有显示中那样都是一个艺术家,因为它有各种它所遵循的方法和手段。[54]

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及其神学的先驱、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哲学家斐洛(约前35—50年)指名记载到,早期斯多葛学派第三任领袖克律西波就明确地提出完美的宇宙是由神、创世主所创造的:

一件人工制品总在某方面表现了它的创作者:一个观赏者在看到一座雕塑或一幅绘画时,会不立刻想到雕塑者或画家吗?在他看到一件长袍、一艘船或一座房屋时会不想到织工、船匠和建筑师吗?……没有一件艺术作品是由它自身产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品是宇宙——难道它不是某个具有卓越智慧的人的作品和在各方面都是最完美的吗?[55]

克律西波从最完美的宇宙推论出其创世主即神。

克律西波一方面从最完美的宇宙,推论出其创世主;另一方面,又认为大自然为了美而创造出许多形形色色的东西来。普卢塔克正是在他的《论斯多葛学派的对立》一文中,记载到克律西波的这种逆反式的推论:克律西波“在他的论自然的文章中写道:‘大自然为了美而创造了许多生物,因为大自然爱美并以色彩和形状的丰富多彩而感到愉悦’,他接着说了一个最新奇的看法:‘孔雀是因为它的尾巴,因为它的尾巴的美而被创造出来的’”[56]。

斯多葛学派从泛神论出发,肯定由神创造出来的宇宙是美的,但也并不否认在世界上存在着丑的事物,声称这些丑的东西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与美形成对比,使美显得更为突出。

三美:比例、尺度、匀称、和谐、得体

斯多葛学派从泛神论出发,肯定宇宙的美、自然的美,并肯定这种美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好恶为转移的。进而还探讨各种事物有各自的美,即各种事物的美是具体的,有它各自的特殊性,但渗透在各种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那种美又是共同的,即又有普遍的、共同的美,即美的本质。

斯多葛学派继承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将美与比例、匀称等联系起来,将比例和匀称看作是美的事物之所以为其美的本质。

首先,美就是“理想化的比例”。

根据古希腊医学家、哲学家、柏拉图主义者伽伦(约129—200年)的记载,早期斯多葛学派的克律西波,不止一次将人体的健康和美,与比例联系起来,将比例看作是美的本质:

正像在冷和热或干和湿方面有比例或缺乏比例,会造成健康或疾病;在全身的肌肉中有比例或缺乏比例,会导致强健或软弱、弹性或萎缩,人体四肢的有比例或缺乏比例,会导致美或丑。[57]

他声称,健康取决于各种元素的恰当的比例,而美取决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恰当比例。[58]

伽伦曾对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奥弗拉斯特和克律西波的哲学著作,作过详细的解释,而且还有其他记载足以证明这种记载的可靠性。公元5世纪时的编纂学家斯托拜乌在其编纂性的著作《箴言和牧歌》中,曾记载到相类似的斯多葛学派的观点:

身体的美是各组成部分在其相互关系中,以及和整体关系中的适当的比例。所以,与此相类似,灵魂的美也就是灵魂的各组成部分在和整体的关系中,以及相互关系中的适当比例。[59]

斯多葛学派将有形的美(身体的美)和无形的美(灵魂的美)都归诸比例,这也是承袭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来的传统观点。

其次,美是匀称、和谐。

犹太哲学家斐洛在其主要著作《摩西传》中曾记载到斯多葛学派将身体的美归诸匀称,而将心灵的美归诸和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