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云直上(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最终,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相对平和而饱满的状态,迎来了中考。

考场之上,他沉着冷静,发挥稳定。中考结束的铃声余音未散,他没有给自己任何喘息的机会,转身又立刻投入了“青云梯”笔试的最后冲刺。

当陆青拿着那张承载着无限重量的准考证,踏入设在市中心一所重点大学里的专用考场时,初夏的暑气已然开始蒸腾。

高大恢宏的教学楼,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板,安静得只剩下空调低鸣与笔尖沙沙声的考场环境……这一切,都与他所熟悉的青阳中学截然不同,带着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庄严与压迫感。

陆青强迫自己深深呼吸,指甲狠狠掐入掌心的软肉,借助清晰的痛感来对抗生理性的紧张与恐慌。试卷下发,他几乎是凭借着融入血液的肌肉记忆和刻入骨髓的知识点,强忍着微微颤抖的手,开始答题。

笔迹不可避免地比平时潦草了许多,额角的汗水不断渗出,顺着脸颊滑落,偶尔滴在答题卡上,晕开一小团模糊的墨迹。

他已无暇顾及,只是近乎机械地、拼尽全力地书写着,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与飞速流逝的时间赛跑,也与自己几近失控的身体本能激烈搏斗。

两个半小时的笔试,如同在布满荆棘的沼泽中艰难跋涉了千百年。当象征结束的铃声尖锐响起,陆青几乎是虚脱般地瘫靠在椅背上,脸色苍白如纸,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

陪同前来的班主任李老师一直在考场外焦急等候,看到他这副模样,心瞬间揪紧了。她连忙上前,没敢问那句最关键的“考得怎么样”。

只是轻轻拍着他汗湿的背,用尽可能温和的声音安抚:“结束了,结束了就好。什么都别想了,回去好好休息,睡一觉。一次考试而已,决定不了整个人生的,陆青。”

陆青虚弱地点点头,连说一个字的力气都匮乏。他知道李老师说的是对的,是理智的。

但他更清楚地知道,对于一无所有、毫无退路的他而言,这一次考试,很可能就是他命运天平上最重、也可能是唯一的砝码。

暑假如期来临。然而,等待笔试结果的日子,远比高强度的备考更加煎熬,如同在油锅中反复煎炸。

陆青强迫自己停止无谓的胡思乱想。他将所有关于“青云梯”的复习资料仔细整理、封存,然后毅然转身,为自己开辟了新的战场——系统预习高中课程。

他不惜每天徒步长跑三公里,赶到距离福利院最近的市图书馆,借阅高一的数理化教材和权威辅导书。

回到春晖福利院那间狭小却安静的活动室,头顶是嗡嗡作响、摇摇欲坠的老旧吊扇,他一坐就是一整天。

汗水浸湿了廉价的T恤衫,紧贴在瘦削的脊背上,笔尖则在粗糙的草稿纸上,一遍遍演算着那些陌生而奇妙的公式与符号。

他不断地告诉自己:即使“青云梯”最终折戟沉沙,他也要凭借优异的中考成绩,稳稳踏入市重点高中的大门。

现在多学一点,未来的求学之路或许就能平坦一分,从容一寸。他的人生,从无退路可言,唯有目不斜视,砥砺前行。

就在暑假过半,窗外蝉鸣最为聒噪、燥热达到顶峰的时候,一个电话如同天籁,骤然划破了福利院的宁静。

是班主任李雯菁老师打来的,她的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微微变调,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那股澎湃的喜悦:“陆青!陆青!过了!笔试过了!你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唯一一个过笔试的!快!快准备面试!面试地点在广深市!”

巨大的、足以淹没一切的喜悦,如同高压电流瞬间贯穿陆青的四肢百骸!他握着那部老旧的暗红色电话听筒,手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几乎要拿捏不住。

陆青只能对着话筒,一遍又一遍地、声音哽咽地重复:“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模糊了视线。他距离那个璀璨的梦想,只剩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然而,汹涌的喜悦浪潮退去后,裸露出的是一片更为陌生的、充满未知的焦虑滩涂:面试。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这座小城,更从未参加过这种决定命运走向的、需要直面一群陌生而权威的考官的大型结构化面试。

他甚至,连一套能够登堂入室的、像样的正装都没有。

陈伯和刘姨得知喜讯,高兴得手足无措,翻箱倒柜地想为他凑出一身像样的行头。就在这时,校长李立军亲自找到了陆青。

这位平日里总是不苟言笑、令人敬畏的中年男人,看着眼前这个即将代表学校、乃至代表青阳市去冲击更高荣誉的寒门学子,眼神异常复杂,里面交织着毫不掩饰的赞赏、深切的期许,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前路艰险的忧虑。

他沉吟片刻,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个略显厚重的信封,不容置疑地塞到陆青手里,语气沉稳:“这里面是学校……不,是我个人,给你准备的面试费用。包括了专业培训、来回车费、还有在广深市的食宿。不许推辞。”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陆青,“你现在,是我们青阳中学的骄傲,也是我们这座小城的骄傲。我在市里有个老同学,开了间不错的培训机构,我已经打好招呼,你去那里,专门学学该怎么说话,怎么在那种大场面下清晰地表达自己。”

他用力拍了拍陆青瘦削的肩膀,话语重心长:“记住,真到了面试那天,核心就四个字——‘不卑不亢’。那些考官,是为国家选拔真正的人才,不是故意去刁难你一个孩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