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天下(第3页)
最终李氏被废为庶人,送入冷宫。当夜,徐昭佩亲自去探望。
“你不必假惺惺!”李氏啐道。
徐昭佩放下食盒:“你兄长通敌之事,本宫可以按下不表。但你要告诉本宫,是谁怂恿你行刺?”
李氏愣住,继而大笑:“原来皇后也有不知道的事?”
烛火摇曳中,她吐出一个人名。徐昭佩指尖发凉——竟是萧绎最宠信的宦官张贵。
回到甘露殿,她立即召见王僧辩。
“娘娘,张贵不能动。”王僧辩沉吟道,“他掌着禁军一半兵符。”
徐昭佩望向窗外沉沉夜色。前世江陵城破,正是因为宦官与守将内讧。这一世,她绝不容许重演。
“那就从他手下人入手。”她轻叩案几,“记得,要人赃并获。”
半月后,张贵的义子私运军械事发。追查之下,竟牵出与西魏往来的密信。萧绎震怒,将张贵一党连根拔起。
此事过后,朝中风向渐变。原本观望的臣子纷纷投向皇后,因她既能宽恕仇敌,也能铲除奸佞。
端午佳节,徐昭佩带方等登临江楼看龙舟。百姓见凤辇经过,纷纷跪拜高呼“千岁”。
“母后,”方等小声问,“为什么他们都这么高兴?”
“因为等儿是个好太子。”徐昭佩望着江面上竞渡的龙舟,“百姓知道,等儿将来会是个明君。”
回宫时,遇见萧绎站在角楼上。夕阳将他身影拉得老长,竟显出几分孤寂。
“陛下在看什么?”
“看这万里江山。”萧绎轻声道,“佩娘,你说朕能守住吗?”
徐昭佩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暮色四合中,两人并肩而立,一如当年在湘东王府。
然而她心中清楚,温情从来短暂。前世的教训告诉她,在这深宫之中,唯有权力永恒。
夜深人静时,她取出那枚青铜令牌。如今徐家在荆州的产业已扩张三倍,暗中蓄养的私兵也初具规模。
“娘娘,”阮嬷嬷低声道,“王将军求见。”
王僧辩带来两个消息:一是侯景军中发生内乱,二是西魏宇文泰病重不起。
“天赐良机。”徐昭佩指尖划过地图,“传令下去,按第二策行事。”
“要不要禀报陛下?”
“本宫自会去说。”她望向宣政殿方向,“但兵马,要先动起来。”
窗外响起夏虫鸣叫,一声接一声,仿佛战鼓催征。
徐昭佩走到方等床前,为儿子掖好薄被。小家伙在梦中呓语:“母后……儿臣背完了……”
她轻轻抚过孩子的面颊,眼中闪过决然。
为了等儿能堂堂正正回到建康,有些路,必须走下去。
哪怕要与天下人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