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雨欲来(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太清元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十月刚过,建康城就已飘起细雪。徐昭佩抱着刚学会走路的方等在廊下看雪,小家伙伸出胖乎乎的手去接雪花,发出咯咯的笑声。

“娘娘,冷。”方等奶声奶气地说着,往她怀里钻。

徐昭佩为他拢了拢狐裘,心中却无端发紧。前世便是这个冬天,侯景正式起兵反梁。她记得清楚,叛军攻破建康时,城中饿殍遍野,她与方等被困在湘东王府,靠着偷偷藏起的米粮才熬过最艰难的日子。

“王妃,殿下请您去书房一趟。”阮嬷嬷匆匆而来,面色凝重。

徐昭佩将方等交给乳母,整了整衣襟。她知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书房里炭火烧得正旺,萧绎却站在窗前,任凭冷风灌入。他手中攥着一封军报,指节发白。

“你看看这个。”他将军报递给她,声音沙哑。

徐昭佩展开一看,是寿阳守将的急报:侯景囚禁朝廷使者,已率部南下。

“这一天还是来了。”她轻声道。

萧绎猛地转身:“你早就料到?”

徐昭佩垂眸:“妾身只是觉得,狼子野心,终难驯服。殿下可还记得去年侯景求粮时,他那副倨傲模样?”

萧绎在房中踱步,突然一拳砸在案上:“太子误国!若不是他一意招安,何至于此!”

徐昭佩默默斟了杯热茶递过去。她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是多余,侯景之乱已成定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

“殿下,”她轻声道,“当务之急是稳住荆州。只要荆州不乱,建康就还有退路。”

萧绎目光一凛:“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妾身知道。”徐昭佩抬头与他对视,“乱世之中,未虑胜先虑败。荆州是殿下的封地,粮草充足,水军强盛,乃是立足之本。”

这话大胆至极,几乎是在暗示放弃建康。但萧绎没有发怒,反而陷入沉思。

良久,他缓缓道:“王僧辩在江陵整顿水军,倒是巧合。”

“不是巧合。”徐昭佩决定赌一把,“妾身观王将军治军严谨,是个可用之才,故而向殿下举荐。如今看来,确是未雨绸缪。”

萧绎深深看她一眼,目光复杂:“佩娘,你究竟还知道什么?”

“妾身只知道,该为殿下分忧。”她避重就轻。

这时,门外传来方等的哭声。小家伙不知怎的挣脱乳母,摇摇晃晃地跑进来,一把抱住萧绎的腿。

“爹爹,怕。”

萧绎弯腰抱起儿子,神色柔和了些:“怕什么?”

方等指着窗外纷飞的大雪:“白白,冷。”

徐昭佩借机道:“殿下,该用膳了。”

一家三口难得同桌用膳。方等坐在特制的高椅上,笨拙地用勺子吃饭,米粒沾了满脸。萧绎看着,忽然道:

“明日我派人送你们去江陵。”

徐昭佩筷子一顿:“殿下?”

“建康将乱,你们母子在此我不放心。”萧绎语气坚决,“江陵有王僧辩在,相对安稳。”

徐昭佩心中震动。前世他直到城破前夕才安排她们撤离,今生竟提前了这么多。

“那殿下呢?”

“我需留守建康。”萧绎给方等擦了擦脸,“父皇在此,我不能走。”

徐昭佩知道劝不动他。梁武帝年事已高,萧绎再如何野心勃勃,也不会在此时弃父而去。

“妾身明白了。”她轻声道,“我会照顾好方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