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魂归红楼闻丧音 梦断天香聆遗言(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别胡思乱想。”贾琏走过去,拿起梳子,亲自帮她梳理头发,“你今日也累了。”

凤姐没说话,只是任由他梳理头发。烛火映着她的侧脸,眼神里满是忧虑。

两人洗漱后躺在床上,都没睡着。贾琏想着秦可卿的遗愿,想着秦钟的安置,想着织锦坊的进展;凤姐则想着宁国府的后事,想着贾家的处境。

不知过了多久,贾琏就睡过去了。

风儿轻轻吹动了烛影,吹动了纱帘,纱帘轻轻摩挲着纱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如泣如诉。

又不知过了多久,凤姐只觉眼皮发沉,朦胧间竟见帐外立着个人影,细看正是秦可卿——她穿着月白绣玉兰花的比甲,鬓边斜插一支素银簪,依旧是往日温婉模样,只是面色比生前更显清透。

“婶婶好睡!”秦可卿含笑走上前,声音轻柔却清晰,“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婶不可,旁人未必中用。”

凤姐恍惚起身,忙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

秦可卿走到床前,目光掠过帐顶的缠枝莲纹,轻叹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比不上你,怎么反倒忘了两句俗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这人世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哪有能长久保得住的荣华?”

凤姐闻言心头一震,连忙坐起身,问道:“这话虑得极是!可到底有什么法子,能永保无虞?”

秦可卿冷笑道:“婶婶好痴也。富贵不过是瞬息的欢乐,哪有什么永保无虞的道理?只是趁如今家业兴旺,把该筹画的事办妥,日后方能有退步。目今咱们祖茔虽四时祭祀,却没有定例的钱粮;家塾虽立着,也缺长久的供给,这两件事最是不妥。”

她往前凑了凑,语气愈发恳切:“依我之见,该趁今日富贵,在祖茔附近多置些田庄房舍地亩。祭祀的费用、家塾的供给都统一从这里出,再把族中子弟的家塾,也统一设在此处。咱们合族定个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些地亩钱粮,轮流负责祭祀供给之事,哪房子侄有个能读书有出息的,或者能商善贾会赚钱的,献钱捐田,以作宗族公田。这样一来,既没争抢,也防着不肖子孙偷偷典卖。”

凤姐听得凝神,忍不住追问:“这样做有什么讲究?”

“这讲究可大了!”秦可卿眼中闪着光,“便是将来家族获罪,别的产业都要入官,唯独祭祀用的田产连官府也不能没收。真到了败落的时候,子孙们回祖茔这边读书务农,也有个落脚之处,祖宗的祭祀也能延续不绝。若如今只想着荣华不尽,不做后虑,将来必定要后悔的!”

凤姐正想再问,却见秦可卿话锋一转:“眼看不日就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景。只是这繁华终究是瞬息的,千万不能迷了心窍。”

“有何喜事?”凤姐连忙追问。

秦可卿却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婶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务必记牢。”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想再问,忽然听得二门上传事的云板“当——当——当——当”连叩四下,那声音尖锐刺耳,直钻入耳膜!

凤姐“啊”的一声,猛地坐起身,额头上全是冷汗。

“怎么了?”贾琏连忙坐起来,扶住她的肩膀,“做噩梦了?”

凤姐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我梦到可儿了……她在会芳园的梅树下,穿着月白绣玉兰花的比甲,跟往日一样温婉。她说,她有两件事托付我,一是在祖祠旁边置宗族‘义田’,赡养族中孤寡;二是在义田旁边办‘义学’,让族中子弟读书,别让贾家断了根基。她说,这是为贾家留条后路,若是日后有难,义田和义学能保族人平安。”

贾琏心里一动——秦可卿的这两个遗愿,竟和他之前想的不谋而合!他想起秦可卿赠他的蓝田玉扇坠,想起她的通透,忽然明白:她早就看出了贾家的危机,只是没说出口,如今借着梦,把后路指给了凤姐。

“可儿说得对。”贾琏握住凤姐的手,语气坚定,“这两件事必须办!既是全她的遗愿,更主要是为贾家留条后路。明日我就去找珍大哥,跟他商议置义田、办义学的事,你也去禀明老太太和太太,争取她们的支持。”

凤姐看着贾琏坚定的眼神,心里忽然安定了些。她靠在贾琏的怀里,声音轻柔:“二爷,好在有你在,我就放心了。只是……珍大哥现在还在悲痛中,怕是没心思管这些;还有父亲和二叔,他们向来不管家事,未必会支持。”

“放心,我有办法。”贾琏拍了拍她的背,“珍大哥那边,我会跟他说清楚,这是可儿的遗愿,也是为了我贾家的千秋大计,他定会答应;老太太和太太那边,只要咱们说这是为贾家积德,为子孙后代着想,她们也会明白事理,一定支持。至于父亲和二叔,只要老太太点了头,他们怎会反对?”

凤姐点点头,闭上眼睛,趴在贾琏怀里渐渐睡着了。

贾琏却没睡,他看着帐顶的纱帐,心里盘算着置义田、办义学的细节:义田要选在祖祠附近,最好是肥沃的良田;义学要请好的先生,学费全免,族中子弟不论嫡庶,都能入学;资金方面,织锦坊最近盈利不少,可以先拿出一部分,不够的再跟老太太请旨,从库房里拨些银子。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晨鸟的叫声再次响起。贾琏看着怀里熟睡的凤姐,又想起现实中守着他的苏晴,心里满是羁绊——红楼的事要办,现实的人要等,他必须尽快把义田和义学的事办妥,然后回到现实,回到苏晴身边。

他轻轻起身,帮凤姐盖好被子,然后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义田、义学事宜”:

选祖祠旁百亩良田为义田,租给族中贫户耕种,租金用于赡养孤寡;义学设在义田旁,聘江南宿儒为先生,族中子弟免费入学,提供笔墨纸砚;资金从织锦坊盈利中拨五千两,不足部分禀明贾母,从库房支取;秦钟安排入义学,由林之孝负责照看,月钱从贾琏私库支取。

写完后,贾琏把纸折好放进怀里。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往外走——今日,要为秦可卿的遗愿,为贾家的未来,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