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魂归红楼闻丧音 梦断天香聆遗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贾琏连忙扶起她:“快起来,蓉大奶奶现在怎么样了?”

“还在天香楼躺着,珍大爷和蓉大爷都守在旁边,王太医刚把完脉,摇着头走了。”周瑞家的抹着眼泪,引着他们往天香楼去。

穿过几重院落,就闻得一阵浓重的药味混着香烛味,廊下的丫鬟们都低着头,有的还在偷偷抹眼泪。天香楼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贾珍压抑的哭声。贾琏推开门,只见秦可卿躺在拔步床上,脸色蜡黄,嘴唇毫无血色,身上盖着层薄如蝉翼的素色锦被,连呼吸都微弱得几乎看不见。

贾珍和贾蓉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头发散乱,眼睛通红,见了贾琏和凤姐来了,两个一起站起身,贾珍声音沙哑:“二弟,二弟妹,你们来了。”贾蓉用衣袖擦眼泪,连话都说不出来。

贾琏走到床边,俯身看着秦可卿。她似乎察觉到有人来,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浑浊,却在看到贾琏时亮了亮。她伸出手,动作缓慢得像提不起力气,凤姐连忙握住她的手——那只手冰凉,瘦得只剩骨头。

“二奶……二爷。”秦可卿的声音细若蚊蚋,得凑到耳边才能听见,“我……我要去了。”凤姐儿泣不成声。

“别胡说!”贾琏强忍着眼泪,握住王熙凤的握着秦可卿的手,“王太医说了,你只是身子虚,好好养着就会好的。”

秦可卿轻轻摇了摇头,嘴角牵起一抹浅笑,带着几分释然:“我自己的身子,我知道。二爷……我这一辈子,没什么牵挂,就只有……只有秦钟。他年纪小,性子软,在府里没什么依靠,我走了以后,求您……求您多照拂他,别让他受了委屈。”

她说着,眼泪从眼角滑落,滴在锦被上,晕出一小片湿痕。

贾琏心里一酸,重重点头:“蓉大奶奶放心,秦钟我定会照看!我会让他好好读书,会给他安排妥当,以后他就是我贾家的亲兄弟子侄,我绝不会让他受半点委屈!”

秦可卿似乎松了口气,眼神渐渐涣散。她又看向凤姐,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没力气出声。凤姐连忙凑过去,握住她的另一只手,边哭边说:“可儿,我在呢,你想说什么?”

秦可卿看着凤姐,眼里满是托付,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话来,只是轻轻眨了眨眼。

凤姐心里明白,她是放心不下宁国府,放心不下贾蓉。她用力点头:“可儿放心,宁国府的事,我会帮着珍大哥照看,蓉儿我也会提点,你安心。”

秦可卿的眼睛缓缓闭上,手轻轻垂了下去。

“可卿!”贾珍嘶吼一声,扑到床边,却不敢碰她,只是抱着床柱痛哭。贾蓉哭得更凶了,整个天香楼都被压抑的哭声笼罩。

凤姐被平儿扶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贾琏站在床边,看着秦可卿苍白的脸,眼泪落下,心里满是怅然:这个通透温婉的女子,终究还是没能逃过红楼的宿命。

王太医闻讯赶来,上前搭了搭秦可卿的脉搏,摇了摇头,对贾珍躬身道:“珍大爷节哀,蓉大奶奶……已经去了。”

贾珍像是没听见,依旧抱着床柱哭。贾琏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珍大哥,人死不能复生,大奶奶还等着入土为安,咱们得赶紧安排后事。”

贾珍这才抬起头,通红的眼睛看着贾琏,哽咽道:“二弟,后事……后事就拜托你多帮忙了。我现在……我现在没心思管这些。”

“你放心,有什么需要我,大哥随时吩咐。”贾琏点头,转身对平儿道,“你去跟林之孝说,让他立刻协助赖大、赖二,采买棺木、香烛,再让针线房赶制孝衣;另外,去通知府里的主子们,就说蓉大奶奶去了,让他们过来吊唁。”

平儿应了声“是”,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凤姐也定了定神,对贾珍道:“珍大爷,你先去偏厅歇会儿,这里有我和二弟盯着。。”

贾珍点了点头,在贾蓉的搀扶下,踉踉跄跄地往偏厅去。

贾琏看着秦可卿的遗体,又看了眼满室的哀伤,心里生出一个念头:他不能让可卿白白死去,她托孤的秦钟,她牵挂的宁国府,还有贾家的未来,他都要守住——这不仅是为了秦可卿,也是为了他自己,为了这个他已经有了羁绊的红楼世界。

第三节

天渐渐黑了,宁国府的灯笼都换成了白灯笼,廊下点起了白蜡烛,火光摇曳,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悲戚。贾琏安排完采买、孝衣的事,又去偏厅安慰贾珍,直到深夜,才带着凤姐往荣国府回。

路上,凤姐靠在马车里,头轻轻靠在贾琏的肩膀上,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可儿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这么走了……”

“生老病死,本就是常事。”贾琏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低沉,“咱们能做的,就是完成她的遗愿,照拂好秦钟,让她走得安心。”

凤姐点点头,没再说话。马车里静悄悄的,只有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还有远处隐约传来的丧钟响。

回到荣国府西跨院,已经是三更天。平儿给他们端来热水,又备了些点心,见他们都没胃口,便收拾下去,只留下一盏烛火。

凤姐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忽然叹了口气:“我总觉得,可儿的死,像是个预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