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有主(第3页)
她有些警惕起来,此话总感觉有些弦外之意。而这时桓温的参军郝隆阴恻恻地一笑:“嘿嘿,桓公您不知,这草药,隐在山石中的部分就叫‘远志’,可长在山石外的呢……”说到这儿,他瞟一眼谢安,“呵呵,就叫‘小草’啊!”
这郝隆也是个有才学的,他正借此讽刺谢安隐居时名满天下,好比“远志”,而出山后呢,就来当个小司马,也不过就“小草”一棵。敏敏欣赏看着郝隆,这个比喻用得很巧妙。
桓温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嗯,这话说得绝妙啊!”
而被讽刺的谢安如平常一般,风轻云淡地微笑,看不出头绪。他一句也不辩解。
她深知,他是个外表不露任何感情的人,想必现在的他定是有些难受吧。整个谢家也就只有他扛着了,小辈都是些没爹的孩子,也要由他来照看,他的压力定是很大。不知怎的,她有些同情他。
谢安注意到她的神情,有些吃惊,而后蹙眉,最后又平缓地对他们微笑。
这个男人把自己隐藏如此深,是否会累?
桓温这个人,其实也算是个随和的人,至少敏敏在他麾下甚是轻松。因东晋与前燕有协议,三年不北伐,而对刚刚崛起的前秦也不好有所作为,整个东晋战事几乎平稳起来,而她这个靠战事吃饭的人,此刻可以说是个十足的闲人。
正在她无聊慌时,她收到两封信,一封是谢玄寄来的。他告诉她,他离开了建康,去了江州,把家里的事情打点好就差不多能到江陵帮他叔叔了。
她纳闷,他告诉她这些干什么?这跟她有何干系?
第二封,是一直杳无音讯的谢朗寄来,里面不是一封信,而是一片枫叶,上面只写了六个字:“别一日,如三秋。”
她有些愣,他又在开什么玩笑?
在她收信的同日,桓温找了她,意思很明显,他看不得闲人,得派她出去干点活,眼下,西北军正训练火热,有时训练难免动刀动枪伤到,而西北军的军医有些事暂时离开,正好西北军归桓温管,离得近,就招她这个闲人去干点活。
她也没啥抱怨,屁颠去了。吃人供奉,嘴软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可是她忘记了,谢朗正是在大西北训兵。而她过去的时候,谢朗早就在军营口等着她,朝她灿烂一笑。
她怎么感觉自己进了贼窝?
“终于来了?”他把她从马车扶下来,笑得春风拂面。
此时正逢夏季,他健硕的胳膊**在外,她瞪着大眼,再看看这个已经不再是皮肤白皙的美公子,而是皮肤古铜的男子汉。虽然身上有点汗味,但是让人有种踏实感,就像——安全感。
“嗯,你的语气好像知道我要来似的。”她看向他。
却不想,他贼笑般:“因为我知道桓大司马肯定会让你来的。”
听他这么一说,她蓦然瞪大眼:“原来是你……”
他做无辜样:“没办法,太想你了,我都快一年没见到你了,听说你在江陵,就赶紧了。”
她忍不住白了他一眼,对于他这种没正经,她根本就不理睬,大步流星走进军营。还未走进去,就见一群小士兵排成左右两排,各个面带含笑,眼神暧昧至极,对她鞠躬:“欢迎大嫂。”声音齐声响亮,震耳欲聋。
她怔在原地:“大嫂?你们大哥是谁?”
后面跟了过来的谢朗,痞痞笑道:“在下。”
她张着嘴,指着他,再看看那些小士兵,怒目对着他:“你在造谣,教坏小孩,毁我清白。”
谢朗无辜起来:“我可没对那群小兔崽子说什么,我只是说,等下会来个对我很重要的人,你们得好生迎接。”
她瞥了他一眼,对于他的话,还是别听为妙,要不得气死。对他白目后,变脸似的对着小士兵道:“我是新来的张军医,在这儿待五个月,还请大家多多照顾哦。”
小士兵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皮肤较黄,个子却很高的小士兵迈出一步,对着谢朗道:“老大,她不是大嫂啊?”
“嗯?现在不是。”
他恍然大悟的样子,对着敏敏笑道,“我叫小虎子,张大嫂,你好。”
张……大嫂?她有些哭笑不得:“别叫我张大嫂,显得我好老啊。”
他挠挠头:“那叫什么?”
“叫我姐姐啊。”
他反而望向谢朗,谢朗对他点点头,他就立马对她说:“姐姐,我是西北新兵第三军营的领队。”
她笑着点头:“谢朗是干什么的?”
“你说老大啊,他是整个西北新兵的头,今年特来指挥我们第三营。”他摊手,指着身边的小士兵,“这都是我们第三军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