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孙子吴起列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吴起(?—公元前381年),战国初期卫国左氏(今菏泽市定陶区西)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兵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孙武并称为“孙吴”。

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裕家庭,他自幼就胸怀大志,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为此他花费万金在各国寻找门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发展,但却一无所获,反而把家产耗尽了。左右乡邻纷纷讥讽吴起不自量力,吴起气愤之下击杀乡邻,被迫逃离卫国。临行前,他对母亲起誓:“不当上卿相绝不回乡!”

吴起觉得自己不被重用是因为自身才学不足,为此他拜在曾子门下学习儒家学说,后来又转学兵法,经过刻苦学习,成为精通儒家、法家、兵家精髓的人才。

战国初期,华夏大地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士”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各国君主间展示才学,以求得进身之阶,一些杰出人才也在各国担任高官。

起初,吴起投奔鲁国权臣季孙氏,帮助鲁国打败齐军立下大功。但是鲁元公听信谗言认为吴起为人“猜忍”,不任用吴起为官,吴起非常失望。这时,他听说魏文侯求贤若渴,就来到魏国寻求机会。

在魏国,吴起得到大臣李克的赏识,他向魏文侯推荐吴起为将。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进攻秦国的河西地区(今黄河以西、洛水以东的地区)。在河西之战中,吴起指挥有方,率领魏军接连两次打败数倍于己的秦军,最终夺得河西之地。

魏文侯在河西之地设立西河郡,任命吴起为主将镇守此地。在西河郡期间,吴起改革士兵的选拔制度,组建精锐重装步兵,成为冠绝一时的“魏武卒”。

为了调动士卒的作战积极性,吴起吃住都和士兵们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将军的架子,而且对士卒关爱有加,魏国士卒都愿意在吴起麾下奋勇作战。

有一次,一位年轻士兵患上疮毒,吴起亲自为他吸出脓包,这一举动让全军感动不已。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泣着说:“从前,孩子的父亲患病,也是吴起吸出脓包,他最后奋勇作战而亡。如今孩子患病,又是吴起亲自救下,我知道孩子也会像他父亲一样在战场上为吴起效命的,如此也就离死不远了。”后来,这位士兵果然奋勇作战而牺牲。

在吴起的领导下,西河郡魏军和周围各诸侯国大战七十六场,全胜的有六十四场。向西北扩地千里,把秦国一直压制在洛水之西不能动弹,为魏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武侯即位后,坐船到西河郡巡视,看到山河险要,感叹说:“这里山河险要,魏国能拥有此地,能保万世之基业啊!”吴起当即反驳:“固国在德不在险,从前三苗拥有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地利,却被大禹所灭,是因为不修德政;夏桀左临黄河和济水,右有泰山,也因为不施展德政被商汤放逐;殷纣王的江山更为险要,却被周武王所灭。由此看来,固国的确不在于山川之险,而在于施行德政,不然这条船上的人都会成为君王的仇敌啊!”魏武侯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吴起的规劝,心中却很不高兴。

不久后,公叔座成为魏国国相。他嫉妒吴起的威望,便向魏武侯进言:“吴起是卫国人,恐怕不会永远忠于魏国,除非他能迎娶魏国公主来证明。”吴起回到国都安邑(今山西省万荣县),公叔座提前宴请吴起,故意把公主请来,在宴会时刺激公主发怒。

吴起在宴会中目睹这一切,误以为魏国公主是跋扈之人,待人无礼,很不喜欢她。后来,魏武侯跟吴起谈起让他迎娶公主,吴起当场婉拒,魏武侯果然开始猜忌吴起,吴起被迫逃离魏国,投奔楚国。

此时,楚悼王急于寻求俊杰来改变楚国大而不强、缺乏凝聚力的局面。他听说吴起来到楚国,非常高兴,马上封他为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守,防备北方韩、魏等国。不久又任命他为国相,委以全权,主持变法。

吴起大刀阔斧地整顿,楚国国力强盛,军队善战。在吴起的统率下,楚军向南方扩地千里,向西击败秦国,向北攻灭陈国和蔡国,击败强大的魏国军队,楚国的威望空前高涨。

但因为吴起在变法过程中打击了楚国权贵利益,让他们嫉恨不已。不过,由于他得到了楚悼王的大力支持,变法暂时取得成功。可是等到楚悼王去世,权贵们联合作乱,在楚悼王的葬礼当天杀害吴起,变法也功亏一篑。

吴起生前著有《吴子兵法》,记载了自己的军事思想和领军作战的经验心得。原著共四十八篇,现仅存六篇,分为上、下两卷。

《吴子兵法》也涵盖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诸多能决定战争胜负成败的领域,是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被历代军事家所学习借鉴,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孙子兵法》比肩,并称为“孙吴兵法”。被译为英、法、俄、日等文字,流传全世界。

【原文】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摘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孙膑说:“今天用你的下等马对他们的上等马;用你的上等马对他们的中等马;用你的中等马对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结束之后,田忌输了一场而赢了两场,最终赢得齐威王的一千金赌注。

词语积累

出奇制胜:奇,奇兵;制,制服。出动奇兵战胜敌人。

避实就虚:实,主力;虚,弱点。避开敌人的主力,寻找敌人的弱点进行攻击。

以逸待劳:逸,安逸;劳,辛劳。让军队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的疲劳时再进攻。

围魏救赵:围,围困;救,援助。通过围困魏国,迫使魏军撤回进攻赵国的军队,从而救援赵国。比喻进攻敌人的薄弱环节,调动敌军回援。

田忌赛马:赛,比赛。田忌参加赛马,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赢得了胜利。比喻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

减灶之计:减,减少;灶,灶台。通过减少全军做饭的灶台,让敌人摸不清己方的具体人数。比喻在战争中隐瞒自己的实力从而迷惑敌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