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何处(第3页)
姜维归蜀,魏人并不在乎,并没有为难留魏的姜维亲属,如果把这理解为姜维当时还没有展示才能、不起眼,那么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评语却应该有些盖棺论定的性质,“姜维粗有文武”,常璩的《华阳国志》也说“姜维才非亮匹”。
但也有不少人站出来为姜维讨公道,如郭颁《世语》:“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老对手邓艾也感叹:“姜维自一时雄儿也!”同僚郤正则撰文称赞姜维:“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言语终归是无力的,还是看看姜维的事业吧。费祎死后,姜维终于在蜀掌权。自后主延熙十六年到延熙二十年五年间,五次伐魏,虽也有些胜绩,但总的来看还是劳而无功,其中一次还被邓艾打得大败,战士“星散流离,死者甚众”,从此,姜维威望大减。
也许这也不能全怪姜维无能,毕竟连诸葛亮也是出师无功。但姜维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做到节制用兵是事实,太从单纯军事角度看问题,严重伤害了蜀国元气,正如陈寿所评:“玩众黩旅。”当时蜀将廖化也批评过他:“‘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
姜维至多是个将才,他不能承担治国之任。
更可惜的是,即便只是将才,比较古今名将,姜维也还不是第一流的。
蜀汉御敌,原本用的是刘备的战术,留大将镇守汉中,不让强敌进入一步。姜维掌权后,提出了新的策略:“敛兵聚谷”,假如敌人来侵,则撤销外围守军,退守险要,“重关镇守以捍之”,坚壁清野,如此“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悬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这个策略隐藏着极大的危机,成功了也许有诱敌深入再行歼灭的可能,但无效就是自弃险要,自己拆了一道防线:敌人未至,自己就已经后退了一步。
公元263年,魏大举伐蜀,钟会十万大军浩浩****杀向汉中,蜀军依计行事。但钟会了解情况后,并不与之纠缠,只派两位偏将包围蜀军守城,自己却率主力径进——魏军未伤一兵一卒,不战而下汉中。
但胜负往往不能以单纯的军事战术来决定。须知姜维在蜀汉,本身就是战战兢兢,连成都也不敢居住,远驻在外。
其时宦官黄皓专权,政事大乱。姜维曾经上书,建议刘禅诛此奸宦,一片忠心反被昏庸的后主揶揄了一番,于是与黄皓结怨。黄皓想寻机废掉姜维,姜维心中恐惧,请求离朝,到沓中屯田种麦以资军用,避祸远出。
如此情形,姜维即便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尽用,指挥起来也定不那么顺手。
蜀汉似乎不该亡得那么快、那么容易的。
姜维听得司马昭派钟会都督关中,便已经明晓司马昭的图谋,立即从沓中上书报告后主,要求及时部属加强防备。后主迷信鬼巫,黄皓说神灵发话了,魏决不会进攻,刘禅即把姜维的奏章压下,歌照唱,舞照跳,“群臣不知”。
这样的情况下,姜维还几乎把钟会赶了回去。魏军主力到汉中后,姜维急行军,巧破魏将堵截,退守剑阁。钟会屡攻不下,后方遥远,粮运困难,一筹莫展,打算退兵。此时若不是邓艾那万把人豁出命去,凿山开路、攀木缘崖,硬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深入蜀中,用裴松之的话说,其时姜维“全蜀之功,几乎立矣”!
但偶然中有着必然,早在蜀亡的两年前,吴使臣回国后的报告中就可以看出,蜀汉不亡是没有天理的:“(蜀国)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民间俗语更是一针见血:这后主,真正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如果说姜维真从诸葛亮那里学到了什么的话,更多的应该还是一腔热血、一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一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降将姜维使出了浑身解数苦苦支撑着这扶不起的蜀汉。他的旧国——魏,曾在诏书中明明白白地指出:“蜀所恃赖,唯维而已。”
邓艾的大军离成都不过八十里了。
刘禅召集群臣商议何去何从,没多大工夫就有了结果:全面投降。
命令传到姜维军中,将士们大怒,但又无可奈何,一个个拔出佩刀,狠狠地砍着石壁,壁上火花四溅。
读完后主敕令,六十一岁的姜维长叹一声,两行老泪汩汩而下。
许久,他终于做出了决定,擦干泪痕,整整衣甲,挺起胸,来到钟会面前。
一见钟会,姜维便觉得此人不寻常。他想起了刚才在军营中听来的那条消息,说是这位钟将军极是威严,连老将邓艾也不在他的眼里,甚至名将许禇的儿子都因为一点小过失被他处死了。姜维看着这位壮年的将军,突然有个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座剑戟森森的兵器库。一刹那间,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君侯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司马氏的强盛,都赖君侯之力。”姜维平静地看着钟会,似乎说得很诚恳,“如今君侯又平定蜀国,威德震世。民众当然要颂扬您的功绩,但人主却会感到恐惧。如此,君侯还能够安全回去吗?您不如效法陶朱公及时隐退,这样才可以保全功名性命呢。”
钟会眼中光芒一闪,随即说:“您扯得太远了,我做不到——况且目前的情况下,也应该还有别的路吧!”
姜维意味深长地一笑,悠悠道:“别的法子君侯自然自己能考虑到,这就不必老夫多言了吧。”
两人对视良久,相向一笑,两双手不觉已经握在一起。
回营后,姜维连夜写了一封密信,命可靠人送到后主那里。
信中说:“希望陛下暂且忍受数日之辱,臣一定尽力要使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
他的计划是策动钟会造反,尽诛北来魏将,然后再杀钟会,解决魏军,重扶后主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