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困惑的小英清醒的人生(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大三第二学期,小英再次回到学校,家长再次陪同居住。本学期初,小英继续学习、生活。期末的时候,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小英正常参加学生生涯最后一次考试。

心理问题的干预在学校中往往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这样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五)第五阶段:大四第一学期

小英在大四除了需要补考,只有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需要撰写,学习压力相较以前大幅降低,小英的状态一直很稳定,没有异常现象。经过小英本人和家长申请,学院协商后同意由小英的同班同学陪同小英居住。在师生共同的帮助下,小英顺利完成开题。

(六)第六阶段:大四第二学期

本学期小英只需完成毕业论文即可顺利毕业。小英闲暇时间还当家教赚取零花钱。毕业时,小英积极准备就业,且目标明确,小英的男友也同时毕业,两人打算毕业后回家乡工作。大四结束时,小英顺利毕业。

四、结果与思考

毕业后,班主任一直与小英保持联络,了解到小英在家乡的一所教育培训机构担任数学教师,工作较轻松,状态良好,已停止用药,即将和男朋友结婚。

回顾小英案例的处理经过,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分享。

(一)合理评估,及时转接

对这类病情反复的学生以及有过精神病史的学生,教师需要密切关注。从诊断、治疗、休学到复学,都需要关注学生的状态。

小英复学后,周围同学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观察和反馈,班主任与小英沟通,学院组织授课教师、班主任多次商议,发现小英在学习、生活和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表现异常,有病情反复的倾向。在实施多项帮扶工作但效果不太理想的基础上,学院及时向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最终确诊该生患有重度抑郁并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得到专业的建议后,学院一方面与该生及家长多次沟通,做好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接洽医院相关人员,询问就诊流程,为学生就诊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该生在家人和班主任的陪同下顺利就诊,得到了及时、专业的治疗。

(二)家校合作,无缝对接

由于小英一直处于重度抑郁症复原阶段,而且病情多次反复,学院同家长沟通、协商,建议家长在校陪读,以帮助小英完成学业。一方面,班主任定期家访,同小英和其家长面对面沟通,了解小英在校外的情绪以及日常生活状态;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向家长反馈小英在学校的情况。通过双向沟通,学校和家长掌握了小英的动态以及复原进展。通过家校合作,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对小英的关心和鼓励,增强家长和小英的信心,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健康比学业更重要,家庭是小英成长和康复的重要依靠力量,双方必须共同努力,主动联合才有可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即小英健康成长,顺利毕业。为了减轻家长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学院多次为小英提供各种形式的经济补助,并联合校医院多次报销小英的治疗费用。

(三)树立共同目标,营造和谐氛围

心理问题的干预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既有心理帮助,又有学业、就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实际帮助。

小英复学后,学院组织班主任、班级同学、专任教师等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用各种小英能接受以及许可的方式主动帮助小英。另外,会有师生定期去小英居住的地方拜访,让小英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和关爱。专任教师会主动给小英补习功课,在遵守考试纪律的基础上帮助其复习、备考、实习、完成毕业论文。在毕业季,班主任在家长的配合下,主动帮助小英明确求职意向,搜集毕业信息,准备求职面试,提升就业技能。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英最终顺利毕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作为小英案例的主要负责教师,我对所有帮助和支持过小英的师生心怀感激,也赞赏小英的坚强和努力,但回顾往昔,依然心怀忐忑,时常困惑:其一,面对像小英这样病情经常反复的学生,在无法保障其独处时的人身安全,学生本人也未达到严格意义上的退学标准,家长又坚持让学生在校继续学习的情况下,家庭与学校的责任范围应如何界定;其二,班主任或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时,应如何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正确解决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合理调适自身情绪,轻松应对复杂形式。

五、点评

小时候被寄养、领养或失去父母是严重心理障碍的一个可能诱因。这类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有的人还具有掩饰性,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深入接触,很难觉察到学生的问题。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尤其是严重心理问题的干预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多方支持和配合的过程。对本案例中的小英来说,帮助和支持她的不仅仅是班主任,还有心理咨询师、家长和同学们,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干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对小英的支持不仅仅是心理上的,还有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小英的学业、就业、社会适应、安全等方面的支持。本案例中的教师处理得很到位。

对这类病情反复的学生以及有过相关精神病史的学生,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本案例中教师处理得非常细致,从诊断、治疗、休学到复学,始终密切关注和了解学生的状态,还在学生周围建立起了支持网络,在学业、就业等方面给予学生大力支持。

(案例撰写:张红,张行点评:夏翠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