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第3页)
[17]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11。
[18]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27。
[19]奏定中学堂章程[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00—501。
[20]奏定大学堂章程[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72。
[21]奏定大学堂章程[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21。
[22]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76。
[23]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79。
[24][日]实藤惠秀,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25][日]实藤惠秀,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6。
[2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439。
[27]倭仁。奏阻同文馆用正途人员学习天算折[A]。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88。
[28]冯桂芬。采西学议[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88。
[29]郑观应。西学[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99。
[30]张之洞。设学第三[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40。
[31]张之洞。设学第三[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40。
[32]张之洞。循序第七[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24。
[33]张之洞。劝学篇·序[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05。
[34]张之洞。会通第十三[A]。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9767。
[35]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8。
[36]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9。
[37]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0。
[38]康有为。请饬各省改书院**祠为学堂折[A]。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19、221。
[39]康有为。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A]。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23。
[40]梁启超。上南皮张尚书论改书院课程书[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26。
[41]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1。
[42]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79。
[4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291。
[44]康有为。大同书[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99。
[45]康有为。大同书[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02。
[46]康有为。大同书[A]。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905。
[47]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A]。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551。
[48]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06。
[49]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07。
[50]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7。
[51]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2。
[52]梁启超。变法通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06-107。
[53]严复。原强修订稿[A]。王栻编。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
[54]严复。原强修订稿[A]。王栻编。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
[55]严复。《女子教育会章程》序[A]。王栻编。严复集(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