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方法(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此外,对儿童照料不周,对儿童进行有辱人格的惩罚,让孩子承担过重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利用、剥削儿童,这些都是不尊重儿童的权利的表现。

(三)儿童的发展权

发展权是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在《儿童权利公约》里,发展权主要指信息权、受教育权、娱乐权、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权、思想和宗教自由、个性发展权等。其主旨是要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性等诸方面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发展权里,我们要特别提到信息权、受教育权和娱乐权。儿童有权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以获得有益其身心健康的信息和资料。现在最突出的就是网吧问题,很多网吧不按规定,接受未成年人进入,并提供色情、暴力等内容,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对家长来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有益信息,保证不同年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每个孩子都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家长的任务是了解这些需要,为孩子提供有益身心发展的信息,而不应该对孩子封锁信息,或者只要求孩子接触家长自己喜欢的信息,忽略孩子的自身需要和选择。

(四)儿童的参与权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有关儿童参与权的主要条款摘要如下。

第12条: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重视。

第13条: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有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第15条:儿童享有结社自由及和平集会自由的权利。

第17条:儿童有权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和资料,大众传播媒介应传播有益于儿童的信息;保护儿童免受不健康信息传播之害。

第42条:应使成人和儿童都普遍知道本公约规定的权利。

与儿童的参与权相关的条款还有第14条、第23条、第30条、第31条等。

我们常常使用国际儿童救助会联盟亚洲分部所编辑的《促进儿童权利——儿童权利公约培训手册》中的参与权阶梯,来衡量儿童对有关自己事项的参与程度。

第一个阶梯:有关儿童的事情,完全由成人来安排。没有一种渠道或方法让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如何参与这样的事情,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个阶梯:儿童可能有机会参与一些活动,如被要求唱歌、跳舞、穿漂亮衣服为某些事情做宣传等,但他们不明白这些事项的意义,也不知道他们有权利选择是否参与、如何参与,以及在参与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三个阶梯:在一些事项中,儿童可能会被问到他们有什么想法,但是没有人重视或参考他们的意见。

第四个阶梯:成人在决定一些有关儿童的事项或计划后,应让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参与。

第五个阶梯:成人设计了有关儿童的事项,但应让儿童明白事项的意义,要征求儿童的意见,并能严肃地对待儿童的意见。

第六个阶梯:成人提出有关事项,让儿童在筹划和实施中参与,并与儿童一起做决定。

第七个阶梯:儿童提出有关事项,并由儿童自己做出决定,成人并不参与。

第八个阶梯:儿童自己提出有关事项,并以主体身份来邀请成人一起讨论和做出决定。

可以看出:阶梯越高,儿童参与程度越高。但是,在儿童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事项都能由儿童做决定,或者说达到第八个阶梯。我们应该根据儿童成熟的程度和他们的利益决定应该在哪个阶梯上让儿童参与。教育者或父母应尽量让儿童对有关自己的事项达到最大程度的参与,使儿童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认识和提高自己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充分发展的健康的人。

【阅读材料2-2】儿童视角

不可缺失的儿童视角[1]

安徽省五河县临北中学夏玉桥

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不为人知晓的童年秘密。因此,要想做好儿童教育,必须洞察儿童的秘密,理解儿童的心理。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持有儿童视角来看儿童的世界。

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小豆豆在车站门口,看到有一个卖树皮的人。那人说,他的树皮有一种神奇的功效:有病的人咬它会感到苦,无病的人咬它感觉不到味道。这可把小豆豆吸引住了,他怕第二天卖树皮的人不来,就在学校里向同学们借钱。借来借去,借到了小林校长那儿。小林校长也特别感兴趣,并提出,买来后,也要给他咬一口。小豆豆买来树皮后,到学校先给小林校长咬了一口,知道校长健康后小豆豆很开心。接着,他又让学校所有的人都咬了一口,知道大家都健康他更开心了。这时,不断有孩子来向校长汇报,自己是健康的,小林校长跟着乐开了花。这一天,整个校园的人都很开心。

其实,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小林校长,一定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实际上,任何人咬这块树皮,都绝对不会觉得苦。”可他为什么不把卖树皮人的骗局戳穿,而又很感兴趣地向小豆豆提出“买来后,自己也要咬一口”呢?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小林校长已摒弃了成年人的视角,顺着儿童的视角去看那块树皮——何等的神奇,多么具有**力!更重要的是,他要借这块“神奇”的树皮,培养孩子善良的心及相互关爱的意识。可不是!小豆豆买来这块树皮,让妈妈、校长、所有的同学咬,甚至连身边的小狗也不放过。当他得知,大家都没咬到苦味,大家都很健康后,他感到很开心。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教育意义,小林校长借这件事培养了孩子们凡事要亲自尝试一下的科学探究精神。

由此可见:儿童视角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儿童的世界,并在儿童世界中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科学精神的观察方法。

它特别重要。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成年人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正是由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成年人把儿童看作心灵空无一物、有待于他们去尽力填塞的某种东西而已。”[2]蒙台梭利的这句话,一是强调了儿童有着他们自己的世界,二是强调了只有用儿童的视角才能发现儿童多彩的世界。

(一)渴望成人从儿童的视角观察自己,是儿童的心理本能需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