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四)高效听课与做笔记

大学学习中的听课强调自主性、质疑性和创造性,而且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可以扩展到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1。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习

通过预习,了解知识基本内容,将重点、难点标出来,为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一些同学不注重课前的预习,每每上课,只夹着一本书来,这样的听课效果是不会好的,尤其是当老师跨章节内容进行讲授时,往往会使未预习的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2。听课时要善于把握重点

大学教师授课不会照本宣科,从头至尾地讲授书本内容,而只是讲授知识体系(框架)、重要的知识点、疑难问题以及学科前沿内容,其讲授方式也是提纲挈领式的,有时一次课的跨度会有几十页,有时一次课也许只讲授书中的某一段。因此,学生在听课时要把握教师讲授的逻辑顺序、知识体系和重点内容。

3。要做好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构建知识结构的预制件和原材料,也是课堂学习的备忘录。大学里有经验的教师的讲授,往往突破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传授一些个人治学的成果、体验和方法,并会介绍最新的前沿内容,以及提出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做好课堂笔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下思考的痕迹,一般在笔记上留下三分之一的空白部分便于课后整理或阅读笔记时使用;二是记录老师的板书,完整记录以提纲、图、表达式展现的课程的主要内容、知识体系;三是记录老师的思路和方法,思路反映了教师分析问题、推导结论的思维方式与路径,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记录重点、难点和前沿内容,有选择地摘录老师所讲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内容,以及一些精彩的语言和观点等;五是记录在课程学习中个人的思考与偶得,在学习中要伴随着个人的思考,记录下来,课后再向老师求教或查阅资料,可以更有利于学习和创新成果的形成。

4。要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是大学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在吸纳和理解教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阐发个人观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深化认识,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具体程序如下:阅读并理解某篇文章或某本书;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课或其他同学的发言;在阅读或听课时,就自己希望与他人讨论的问题在书里做上标记或笔记;确定自己对作者主题思想的意见或反应;从文章、教学内容以及自己经历、其他阅读材料、资料或专家处收集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和证据;在适当时候说出自己的见解等。

5。要把听课与课后复习、作业结合起来

通过复习和作业,加深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查漏补缺,通过教师讲解、同学讨论、查阅图书资料、上网搜索等方式对疑难点和创新点进一步地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和把握。

六、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优化素质结构

(一)给学生提供学术训练平台,指导学生提高科研能力

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鼓励、支持学生尽早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及早了解和接触本专业前沿领域的有关信息和知识,得到科学思维、工作方法以及科研能力的熏陶。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开设研讨课、进行研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探索科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其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1。课题研究

大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活动的项目主要来自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领域中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性的研究课题,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细化后再转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也可以是来自企业的需求和学生自定的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

2。专业实践

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事具体的生产或管理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对实践活动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3。创新性实验计划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该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在研究创新实践中逐渐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

4。学术科技竞赛

学术科技竞赛的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可以全面检验和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1)专业普及型竞赛

学校和各系部围绕学科和专业设置以及学生学习和发展基本情况而设计的专业普及型竞赛,覆盖本学科、专业全体学生,目的是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增强专业技能。

(2)学术精英型竞赛

鼓励和组织优秀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系列学术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术科技大赛。

(二)为学生搭建素质拓展平台

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根本任务是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优化素质结构是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重要任务。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职业素质、学习创新素质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各不相同,要指导学生立足自身实际建立个性化的素质拓展目标,提升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打造自身素质的优势竞争力甚至是核心竞争力。

湖南大学给学生提供的素质拓展平台

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拓展超市

科学素质拓展超市

人文素质拓展超市

身心素质拓展超市

实践素质拓展超市

创新素质拓展超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