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第1页)
参考文献
[1]魏建培。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教育自传[J]。教师教育研究,2009(3)。
[2]孟宜安,刘忠伟。分类研究,分类干预:助教师走出高原期[J]。中小学管理,2015(4)。
[3]寇冬泉,张大均,黄技。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自我应对[J]。教育导刊,2008(8)。
[4]杨明权。公共性:教育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
[5]王光照。我国教育立法的现状与教育司法的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6]李赐平。西方五国教育立法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教育立法的借鉴[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7]张楠。中日义务教育法制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8]尹力。从建国以来宪法中教育条款变化看教育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
[9]朱建美。教师文化对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13(4)。
[10]邓志伟。论当代教师的人文素养建构[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
[11]丁松刚。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新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12]陈浚何。中小学教师的自主学习及其自我实践[J]。教育导刊,2014(7)。
[13]吴振利。论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特征与种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7)。
[14]蒋元斌。“三课活动”对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5]孙晨红,张春宏,王睿。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成长[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6。
[16]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7]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8]檀传宝。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9]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0]朱晓民。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实践与案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1][英]艾弗·古德森。专业知识与教师职业生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2]李连宁,孙葆森。教育法制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3]劳凯声,郑新蓉。教育法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24]郑良信。教育法学通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5]王荣德。教师人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6]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7]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28]刘良华。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9]赵敏,张凤。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辅导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0]马龙海。大学学习生涯指导:教你成为卓越大学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1]郑春晔,吴剑。大学生涯与职业规划[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2]周志强,王耕,于海军。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拓展导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33]邬生盛。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4]吴余舟。新编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5]唐亚阳等。特别礼物: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辅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6]赵燕,朱逢九。点击大学——大学生学业与生活指导[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