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所要讨论的中心问题,介绍问题存在的背景并对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二是指出研究的价值,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三是介绍研究的方法,对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加以说明。

(2)本论的撰写

本论部分是对教育研究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和思辨性的论证,该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本论部分的撰写,要点明中心论点,并提出充分的论据进行逻辑论证。撰写本论部分时,要突出主题、表述精确、有条有理,论证合乎逻辑。

为了体现本论部分的层次,在该部分的写作时,需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有的文章常常采用提纲的形式:“一、”“(一)”“1。”“(1)”,这样的表示更清晰、更便利。

(3)结论的撰写

结论是研究者在对提出的中心问题进行论证之后,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后的总结。结论对论文起着概括、总结、强调和提高的作用。

结论的内容应简洁明确、表达准确。因此在写结论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概要提炼法,即概括地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如本研究讨论的问题,验证的假设、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需后续解决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评价展望法,即对本研究的评价。如在本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在现有基础上研究的方向和展望以及研究者自己对问题的猜测等都可作为论文的结论。第三种方法是自然收尾法,按议论文最传统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自然导出结论。

总之,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有相对规范的写作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时应遵循这些规范,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具有可读性和借鉴价值。

(三)教育日记

1。教育日记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日记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事件、思想和行为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各种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教育日记不是仅仅罗列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事件清单,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在教育日记中,除了描述性记录,还含有解释性记录,如感受、解释、创见、思索、推测、预感、事件的解说、对自己假设与偏见的反思、理论的发展等。

2。撰写教育日记的方法

(1)要重视日常观察

教育日记的写作始于观察,把观察到的事实记录和表达出来,也就大致形成了教育日记。对于需要记录的一些重要细节,最好在口袋里准备一个小本子及时记录,如果时间许可的话,那么越快记录越好,记得越详细越好。即使是只记只言片语,对于教育日记的撰写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2)教育日记要写得具体,要记录具体的事实和事件,描述具体的现象和过程,不要采取概括的方式来写,不必总是进行总结和小结。

(3)教育日记的书写要持续(两次记录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地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每天或隔几天安排一个特定的时间来专门写教育日记。在一段时间内,教育日记的撰写可以紧紧围绕某个主题,也就是说,可以结合某个研究的重点来写作。

(4)撰写教育日记要将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起来,并要在形式上保证有一定量的分析。需要强调的是,对日记记录做一些暂时性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降低在日后的研究中被资料淹没的危险。

(四)教育反思

教育反思在第九章已经做了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五)教育案例

1。教育案例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主要特征是故事性、问题性和典型性。

教育案例要有一个主题,不仅要说明思路,也要说明过程、结果(包括主体的反应、感受),还要有一定的评析。案例要关注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写法上可以渗透情感因素。教育案例的重要价值在于促进教育者“因事而思”,在多元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理性思辨的视角,最终更好地解析教育教学的本质,提升自己作为专业工作者的技能与素养。

2。撰写教育案例的方法

教育案例有两种撰写类型:实录式案例和条列式案例。实录式案例即把实际发生的事件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最后提出一系列供参考、讨论的问题,一般包括背景、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法或评论等部分。条列式案例是按照论述的层次表述认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包括案例标题、案例背景、案例事件和过程、对案例事件的反思等。另外,有些案例还有附录,主要是将一些有关案例主题的补充材料,如对具体问题的访谈记录、能够反映案例主题的数据和表格,甚至一些作品等都可作为附录放在案例叙述之后。

撰写教育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案例要有一个真实和具有完整情节的故事,使案例生动有趣;教育案例要有问题,在叙述上要有矛盾的冲突,能够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教育案例要有意义(要蕴含教育理论或先进理念;能解决问题,促进师生成长),要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或普遍性的问题,做深入剖析;教育案例使用过去式编写,能够较为灵活地处理案例中反映的事实与问题。

(六)教育叙事

1。教育叙事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叙事”又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指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生活、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等活动中曾经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教育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2。撰写教育叙事的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规范和统一的要求,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教育叙事研究更具有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教师在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时就更能够体现现实针对性,更能发挥创造性,这种方法也就更能为教师所掌握和运用。

从内容上看,教育叙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对某个教育问题解决过程的直接记录;第二类是教师对某个教育事件的反思;第三类是“自传”叙事,叙述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心路历程”。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

(七)教学课例

1。教学课例的含义和作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