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看天使在成长(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其次,人物关系也较以前复杂。围桌而坐的是三个小姐妹,在沙发背后的女性是姐妹们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爸爸出现,但终因找不到大小合适的人物玩具使父母相配而在泽西的建议下将其拿到沙箱的外面。上元立刻说:“就说爸爸出差了。”右侧的两个小女孩作为姐妹的朋友出现在箱庭之中。由此可见,人物关系包括了姐妹、母女和朋友。另外,在画面中还出现了人物与动物的关系。画面中出现的动物都是作为三姐妹的宠物被陆续放入箱庭内的。

再次,箱庭场景的设置规模扩大。除了室内场景(客厅、厨房、卧室),还设置了室外场景,尤其是院子中小水塘的开辟着实让陪伴者眼前一亮。这两个孩子之前都没有在箱庭游戏中动过沙,这次泽西在沙箱的角落里轻轻拨开了一片水,两个人便交替地在水面上放满了动物。泽西是第一个开拓水域的人是在陪伴者意料之内的。在个人箱庭和平行箱庭的制作过程中,泽西显示了更强的控制欲和个人能量,因此这次水域的开拓也在情理之中。

图2-15泽西和上元共同完成的作品

最后,在游戏细节的处理上也较以往考究,显示了对游戏的热情和用心,也体现了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创造力和对规则的适应力。

图2-16是游戏的一个细节,由两只小狗和夹在中央的红心组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是因为他们想努力寻找院子的大门,最终确定这个地方后,放一只小狗作为看护。下一个动作是将另一只小狗和红心作为一个组合,两个人把这个组合“抬”进箱庭当中来。因为有“每次只能拿一个玩具”的规则,并且是整个游戏的最后一个动作,所以他们两个一边“抬”,一边用眼睛瞄着陪伴者,嘴里不住地说,“这是一个,一个啊,是连在一起的啊”,另一只手就忍不住捂着已经笑得合不拢的嘴巴。陪伴者只和他们一起笑着,认可他们的举动。以这个“组合”为院落的大门真是再有创意不过了,既没有违反规则,又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

两个人在共同完成一个场景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商量:“你先拿这个,下次我来拿那个,再下一次你再来拿那一个。”可见,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筹安排能力。这又是一个校园生活中的必备能力。

这次团体箱庭游戏更多地表现了孩子们相互合作的过程。如果发生矛盾,多数是由于泽西对上元挑选的玩具或放置的位置不满。但是,矛盾并没有上升为冲突,因为上元对泽西的建议或要求总是会乐意采纳并积极做出改动,显示出了男子汉般的气度和慷慨。正是由于一个人是出色的领导者和开拓者,而另一人充当了很好的帮手和支持者,才使得这样一件作品完全不像出自两个五六岁的孩童之手。它井然有序,以上元创建过的情境为场景,以泽西喜欢的人物为角色,各自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我们能从中看到能量有序地发展。

四、第二次平行箱庭游戏

图2-16两只小狗与夹在中央的红心

有了上一次团体箱庭游戏的成功经验,依陪伴者的本意,这一次还是来玩团体箱庭的游戏,但陪伴者的提议遭到了泽西的反对,理由是:“我不喜欢他喜欢的玩具。”上元则欣然接受了泽西的意见,同意在两个沙箱里各自制作箱庭。陪伴者便也接受了他们的决定。

如果不用迁就泽西的喜好,上元自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画和战斗的故事。这一次他充分享受了在沙中游戏的快乐,并没有着意设置怎样的场面。图2-17大致反映了上元游戏的过程。《超人总动员》的主人公再次成为游戏的主角[图2-17(1)]。但是,这次的主要任务不是修理道路,而是和图2-17(2)中成群的小怪兽战斗。正因为如此,这次他想到一个自己十分喜欢的名字:超人打小怪兽。图2-17(3)和图2-17(4)表现了游戏的第二个阶段:由于一个体型最大的机器人的加入,战斗的场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大机器人是一个垃圾箱,可以自己吞入垃圾并进行处理。于是,机器人铲走怪兽,并且将它们铲入地狱。上元用手推着机器人围绕着沙箱的边缘,推走沙土和怪兽的“尸体”,最后索性将所有人物都推了起来。上元玩得很是尽兴。在游戏的过程中,他还在给陪伴者讲着战斗的进程。

图2-17上元游戏的过程

在上元的游戏过程中,泽西不断地给出建议,如玩具好看与否或是泽西是不是喜欢等。上元多数情况下会采纳,游戏的过程并没有受到太多干扰,但泽西的游戏过程却因为对他人游戏的关注而受到了影响。多次改换场景后,画面才最终得以确立。

图2-18是游戏开始时泽西的箱庭场景。这个场景的完成因泽西对上元的游戏的关注而开展得较为艰难。同时,上元和泽西都注意到了游戏进度上的差异。在泽西的主动要求下,她将游戏改为自己熟悉的娃娃的主题游戏。游戏的最终题目定为“娃娃请客”,坐在沙发上的三姐妹请瓷娃娃吃饭。她还在沙箱中央放上一排自己喜欢的小猪和两只小瓢虫,见图2-19。

图2-18“娃娃请客”的开始场景

图2-19“娃娃请客”的结束场景

由于只剩下一次游戏的机会,所以两个孩子对本次游戏的结束时间十分敏感,几次询问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玩,在延长了五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游戏室。在回教室的路上,泽西已经想好了下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的游戏主题,并偷偷告诉了陪伴者,叫作“动物世界”,并说好要保密。

从平行游戏和团体游戏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泽西有在共同游戏中试图影响别人而在平行游戏中又易于受同伴影响的特点。在对不同主题的适应上,上元显得较为灵活。相反,泽西在多数情况下是必须遵照自己的喜好来游戏的,无法容忍别人的游戏过程时,她会用建议、央求或是命令的口吻达到说服的目的。上元的游戏多是场景设置,人与玩具的互动游戏共同存在;泽西的游戏绝大多数是场景设置和观赏型的,两人依然是“电影”和“风景”的特点。但是,与之前相比又各有变化:上元开始在游戏中动沙,尽管仍然是通过玩具(机器人垃圾桶),但力道着实大了不少;泽西已经不仅仅玩娃娃了,她的世界里又出现了新朋友。

五、最后一次平行箱庭游戏

暑假就要来了,这是陪伴者和孩子们最后一次进行箱庭游戏了。两个孩子在去箱庭室的路上一直在谈这件事。游戏的主题还是依据上次泽西的设想而设置的。陪伴者让他们自己来选择游戏的方式是团体还是平行。最后还是泽西担心自己会不喜欢上元选的玩具,所以坚持做平行箱庭,上元欣然接受,陪伴者当然也同意。

图2-20是上元在这次箱庭游戏中制作的画面,起名为“动物园”。上元依次在沙箱里放上老虎、长颈鹿、恐龙、羊、牛、猴子、狮子、海龟等动物,它们都是动物园里的动物。故事是十分有趣的:猴子骑在长颈鹿的背上玩耍;老虎和狮子在吃烤鸡,恐龙也想吃,但又不敢过去;牛和蝎子正要开始一场战斗;有小海龟的地方是一片水,但最终还是没有将水面挖开,海龟在水里游,大象和河马在河里喝水;左上方的机器人是一个高级的垃圾桶,它可以自己收集垃圾并进行处理;在画面最下方,在沙箱的边上整齐地站着一排机器人,他们是动物园的观众。陪伴者问他“这么多凶猛的动物会不会伤害小动物”,他说,“不会,它们都是好朋友”。

图2-20上元制作的“动物园”

图2-21是泽西最后的游戏场景。中央的两只小狗在亲吻,她不好意思说出来,是偷偷地告诉陪伴者的。每个小动物前面都放上了彩色的珠子,它们是动物们的食物:斑马、牛和小长颈鹿围着一颗绿色的珠子“吃草”。乌龟爸爸、乌龟妈妈带着乌龟宝宝在水里畅游,小猪宝宝在安静地睡觉,三个小姐妹并排坐着看动物。箱庭的主题叫作“动物世界”。

最后的一次箱庭游戏给陪伴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相比之下,上元的心理能量似乎比泽西要弱一些,但在这一次的游戏过程中,他也已经开始尝试将水面挖开,尽管最终蓝色还是没有露出来,但对于心灵能量的挖掘已经开始了。泽西已经很熟练地将水面开拓了出来,并让那里充满生机。上元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不再是故事的主角,而成了观众,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开始上演。泽西喜欢的娃娃在她的动物世界前面也一样,不再是主要角色。这是不是预示着他们在和过去完美告别,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箱庭游戏结束了,这两个孩子也要离开幼儿园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涯了。孩子说,不想上小学,小学不好玩。陪伴者问:“那幼儿园好玩吗?”他们回答:“好玩。”陪伴者又问:“什么好玩呢?”孩子们说:“箱庭好玩。”嘴里这样说着,但你看出了吗?他们已然为上学做好了准备。这就是箱庭告诉我们的。

对于陪伴者来说,陪着上元和泽西这样的孩子做箱庭,简直是一件幸福极了的事情。我们心里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关注的不是孩子某方面的症状,我们甚至不需要太过留意他们后面的箱庭作品和前面的有什么差别,我们无需向家长交代孩子最近的变化或进步。所以,幸福的原因是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对自己的箱庭进程没有期待,而没有期待是箱庭真正有所作为的原因,没有期待是箱庭治疗者最难于实现的自我成长。这样的箱庭游戏过程,在像上元和泽西这样的孩子的帮助下,陪伴者有机会真正体会“无为而化”的境界。他们帮助我们找到这样的感觉。自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用做,只看着就好”。再普通的小朋友也都是最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他们天生是“读空气”的专家,如果没有一颗全身心投入陪伴的心,孩子们会立刻发现,于是关起他们的心灵大门。陪伴者即使看得到作品,也读不到他们的心。正所谓以心传心。陪伴者精力、脑力和心力的付出,才是走进瑰丽箱庭心灵花园的金钥匙。

图2-21泽西最后的游戏场景

这些年过去了,上元和泽西如今算来已经是高年级的同学了。如果可能,真想在他们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一直用箱庭陪伴他们的成长。在幼儿园里的箱庭游戏室中,上元和泽西记录下他们为学业做好了哪些心理准备。如果小学阶段之后也能够继续,我们就能完整记录下幼小衔接的整个过程,了解他们的内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并用这样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协助他们在适应中成长。箱庭本来就是孩子的游戏,它有被孩子热爱的天性,沙箱里盛满了心灵的营养,给做游戏的孩子和静默的陪伴者带来成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