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知识框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知识框架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指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实际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是同教育劳动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是通过教育劳动表现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健康、迅速成才,而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培养学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

在古今教育发展的长河中,教师职业道德越来越丰富,涉及教师职业劳动的所有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3。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和教师职业的需要,其功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对教师职业进行了重要的价值性论证和伦理性论证,而且有助于教师增强对自己职业的认识。

4。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不仅具备独特的行业特征、鲜明的时代特征,还具备较强的社会主义特征、较高的层次性特征。

1。教师职业道德的全局性

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部门全面重视教育,全党、全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使师德远远地超出了本部门职业道德的范围,上升到全社会各行各业职业道德之前,从而具有全局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导向性

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1)师德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导向作用,言传身教、表里一致是学校方向正确的政治保证。

(2)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质量标准。要在执行落实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教师必须做到师德纯正崇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