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第1页)
第二节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
从观察收集资料及资料呈现形式是“量化”还是“质化”的维度,可将观察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类。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对观察记录的方法加以阐述。
一、定量观察的记录方法
定量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法进行的观察。在这套记录体系里要明确规定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的类别,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的时间单位等。定量观察的记录方法的特点是:预先设置行为的类目,然后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做记录。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代码系统、核查清单、等级量表。[5]
(一)代码系统
1。含义
代码系统,即观察记录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以观察和处理的类别,将大的行为单位分为小的行为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整套符号系统。
2。功能
使用代码系统,除了具有能收集丰富资料、简化资料的优点外,还具有如下重要功能:①可以提高观察记录处理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从而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被称为速记技术。②由代码所产生的数据可消除主观误差,使描述更客观,更准确可靠。③提高了观察的可行性和记录的价值。因为事先对观察的信度、效度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做了确定。④收集的数据适于用计算机处理。
3。设计原则
设计代码系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具体的观察目标和项目。②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利于研究者客观地、精确地、一致地记录所观察行为或事件的特征。③要全面包含研究内容,以保证观察者在任何群体和环境中都可以用来详细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并且还可以记录活动中他人的有关行为及相互作用。④应保证同样的行为类别项目适用于群体操作的所有成员。⑤应保证观察者能详细、如实、有序地记录,以便分析行为的因果关系。⑥应当简单明了,易于记忆,易于书写,易于计算机系统分析。
4。设计方法
代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观察范畴设计为可进行观察的具体项目,即给研究问题下操作定义,再给每个具体观察项目设计代码符号。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观察对象,即界定大的行为单位。②选择合理适当的维度,将大的行为单位分解为许多有意义的、可观察的小的行为单位。③设计出一些简单、易记忆和辨认的符号代表小的行为单位,形成一套与观察的内容项目相对应的观察记录或代码系统。
5。常用的类型
常用的代码系统有两种类型:①数字型代码系统。即用不同的数字代表各观察项目,所用数字多少取决于观察项目的数量多少。此系统的优点是整理结果的工作量小,适用于计算机处理;其缺点是项目较多时,难以很快建立和熟悉数字与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造成混乱,延误记录。②符号型代码系统,是用不同的符号代表各种行为或事件。符号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抽象的符号,也可以是形象的符号。此系统的优点是形象、逼真、易于记忆;其缺点是需要花较多的时间整理记录结果,不能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6。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
国外有代表性的观察记录代码系统有几百种,其中较为著名也是较早的有弗兰德斯(N。A。Flanders)的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地加以应用,不断地修订,并且影响了很多其他代码的设计。下面以FIAC为例进行分析。
FIAC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研究,它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如表4-1所示。
表4-1弗兰德斯互动分析分类体系的类别
代码系统主要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每隔3秒钟观察者就依照上述分类记下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言语行为的种类的相应编码,记在数据表中。比如,在第一个3秒内发生的是教师讲解的行为,就在相应的格子内记下“5”这个编码。这样,每一行20个方格就记录下一分钟内20个行为的编码。
代码系统中事件可以是观察的焦点,但时间抽样始终占支配地位。3秒钟的时间抽样单位把课堂时间较为严密地分割开来,这样,如果要知道在记录的时间段内教师提问的总时间及占观察总时间的百分比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教师在一节课的前15分钟内,提问36×3=108秒=1。8分钟,占这段时间的1。815=12%。它除了可以评价教师的提问和反馈外,还可以评估学生群体的参与水平,即通过计算在这一时间段内学生说话的总时间来获得这一信息。FIAC体系的分类是非判断性的,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
(二)核查清单
核查清单(checklist)是指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一种要观察的事件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
与代码系统不同的是,核查清单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而代码系统则要记下单位时间内每一个发生的需要观察的行为。这样代码系统尽可能地记录了所有发生的行为,而核查清单则在于让观察者体会到每一个时间段内课堂活动或学生表现的特点。
拉格(E。C。Wragg)设计了一个观察表(见表4-2),用来观察教师如何管理学生的行为,这是核查清单的范例。
表4-2学生不当行为记录表(节选)
观察者每1。5分钟内针对目标学生做一次记录,上表每一列代表1。5分钟,第一个1。5分钟内学生发生了四种不当行为。上表只是拉格的观察记录表的一个部分,其他部分还要继续对相关的事件进行记录,比如,教师如何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做出反应,是点名、训斥或是转移学生注意力等;然后学生又如何对教师的反应做出反应,是争辩、抗议还是安静下来;接着不当行为是终止、减少还是继续或增强,等等。这样几个时间段记录下来,观察者就可以掌握一节课或几节课内教师课堂管理的大致情形。
核查清单还比较适合用于核查学生在课堂上投入或非投入学习的状态,见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