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哲学中与道德自我有关的思想(第2页)
[6][苏]瓦·费·阿斯穆斯:《康德》,孙鼎国译,25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吕耀怀:《两种自律观的歧义》,载《道德与文明》,1996(3)。
[8][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9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3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0]吕耀怀:《两种自律观的歧义》,载《道德与文明》,1996(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2]《王阳明全集》,7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3]同上书,151页。
[14]同上书,92页。
[15]刘华军:《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6]《王阳明全集》,11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同上书,111页。
[18]同上书,100页。
[19]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1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王阳明全集》,27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1]同上书,123页。
[22]同上书,208页。
[23]《王阳明全集》,99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4]刘华军:《自由意志与良知——康德与王阳明道德哲学之比较》,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5]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见《唐君毅全集》卷一,102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26]同上书,101页。
[27]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见《唐君毅全集》卷一,109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28]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109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29]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19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30]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见《唐君毅全集》卷一,109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31]同上书,109页。
[32]《马克思博士论文》,93~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3]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110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34]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见《唐君毅全集》卷二十,531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
[35]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见《唐君毅全集》(全集校订版)卷一,110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
[36]同上书,110页。
[37]罗义俊编:《评新儒家》,6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8]同上书,67页。
[39]同上书,532页。
[40][英]布莱思·麦基编:《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周穗明、翁寒松译,119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1]杨国荣:《论道德自我》,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2)。
[42]杨国荣:《道德自我与自由》,载《社会科学》,2002(1)。
[43]樊浩:《修养传统与道德自我的建构》,载《人文杂志》,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