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南潮涌(第2页)
报告结束之后,李明处长因为忙,匆匆飞回北京。我是第一次到新疆,遂留出一点时间去新疆的天池看看。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热顿时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湖光山色中,近处是微风轻轻吹拂下波光粼粼的碧绿水面,远处是层峦叠嶂的青山,雪山的寒气隐隐约约随着风吹来,立刻能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映衬着远处隐隐约约矗立着的巨大雪峰。
白云飘浮在空中,和雪峰相映生辉,云影投射在雪峰上,犹如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无比美丽。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似戍边的甲士庄严傲立,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丫,在湖面上投下无数旖旎的历史光斑。
尽管当时推进高中课程改革面临无比尴尬的局面,但我从未放弃过成功的信念。感受着天池的绮丽景色,我借景抒怀,以古喻今,作七律一首以明心志:
游天山咏怀
万里驱驰过天山,瑶池浪涌千顷蓝。
苍松八千持戈啸,雪峰六月映日寒。
大爱纯纯心似海,铁骑茫茫情入藩。
当年左公魂何在?春风随我度玉关。
特别最后一句,豪迈,孤傲,虽不敢和左公相比,但亦表达了教育改革者的自信、坚韧,透射出一种理想主义情怀和孤胆英雄式的精神气质。
在讲学过程中,我还有幸结识了中国基础教育界许多著名的校长和特级教师,像冯恩洪、刘京海、陈红兵、李金池、崔其升、秦培元、李志刚、李大圣等,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记得2008年8月1日,江西省吉安市教育局邀请我去讲学,讲学的会场就设在著名风景区井冈山,其间偶遇江苏苏州的高万祥校长。我们一起讲学,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临别互有依依不舍之情。我即兴作七律一首相赠:
游井冈山并致高万祥校长
罗霄一脉过赣江,引我乘风上井冈。
十万雄兵藏丘壑,八千烽火入梦乡。
教育无枪闹革命,书生有笔写沧桑。
邀望五峰竞天秀,重重迷雾锁深峦。
高万祥校长是中国新时期第一批入选教育部“教育家成长丛书”的著名校长,他回去后,给我寄来了他的专著《高万祥与人文教育》,他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思想给了我很深的启迪。我后来又带领海口市的一批中小学校长去考察苏州的教育,请高校长作了一个报告,受到高校长的热情接待和指导。
还有一次,我在讲学中遇到了赵谦翔老师。赵老师也是第一批入选教育部“教育家成长丛书”的著名特级教师,他写的《赵谦翔与绿色语文》我认真读过,很赞赏其中的许多观点和做法。当时我已经到重庆工作,刚刚从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校长岗位调任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于是我把刚刚写成的新词《长相思》赠与赵老师。
长相思
下海南,奔渝南,千里烟尘此关山,昨夜战犹酣。
山一环,水一环,山水连天几道弯?扬鞭再上鞍。
(两年前盛夏,余自海南调重庆,履职凤鸣山中学校长。其间,兴改革,除积弊,群凤和鸣。今夏,再调沙坪坝进修学院,改任院长之职。履新肇始,感怀颇多,作小令以记之。)
赵老师文言功底十分了得,很快就写成《十六字令二首》相和:
《十六字令二首》答《长相思》
赵谦翔
山,倒海翻江蜀道难,擎天手,既倒挽狂澜。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十年砺,双刃试杏坛。
正是因为认识了全国这么多著名的教授、校长和特级教师,这对优质的培训资源非常贫乏的海南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特别是在我担任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期间,我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邀请到海口,相当于调动全国最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举办了大量高规格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班。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主管教师培训的副院长周纪昀先生的话说,是开创了“海口师资培训的鼎盛时期”。
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悄然启动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层层选拔,我有幸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后来在重庆又成为“国培计划”第二批专家库成员。专著《高中新课程选课实施问题和对策》(修订版)经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推荐,被列入了教育部“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这些带着书香的果实片刻就驱散了我的疲惫,让我的内心充盈着喜悦与幸福感。
2007年11月广州讲学时和刘坚教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