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思想遗产(第5页)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论语·阳货》。
[2]《论语·述而》。
[3]《论语·卫灵公》。
[4]《论语·里仁》。
[5]《论语·述而》。
[6]《论语·宪问》。
[7]《论语·子路》。
[8]《孟子·公孙丑上》。
[9]《朱子大全·读书之要》。
[10]陶行知:《什么生活教育》,胡晓风等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64页。
[1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胡晓风等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90页。
[12]吴元训编:《中世纪教育文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38页。
[1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编著:《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7页。
[14][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2;107;93页。
[15][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2;107;93页。
[16][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12;107;93页。
[17][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1;24;24;138页。
[18][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1;24;24;138页。
[19][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1;24;24;138页。
[20][英]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71;24;24;138页。
[21][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22]吕达等主编:《杜威教育文集》,第4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页。
[24][德]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24页。
[25][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26][德]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30页。
[28]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三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1;415;424;266页。
[29]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三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1;415;424;266页。
[30]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三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1;415;424;266页。
[31]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任钟印主编:《杨贤江全集》(第三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1;415;424;266页。
[32]吴式颖等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13;143页。
[33]吴式颖等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13;143页。